首页 > >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

第四十五章 武周皇帝——武曌[zhao](2/5)

目录

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:将长孙无忌、于志宁、韩瑗、来济等人削职免官,贬出京师。至此,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。“废王立武”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,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,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李治风疾发作,头晕目眩,不能处理国家大事,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,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。

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,李治采纳。李治欲亲征高句丽,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,武则天最初能“屈身忍辱,奉顺上意”,故而李治力排众议,坚持立她为后。待到武则天得志后,“专作威福,上欲有所为,动为后所制”,李治不胜其忿。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,李治亦以为然,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,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,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,使其“羞缩不忍,复待之如初”。李治又担心武则天怨怒,因此哄骗她说:“我初无此心,皆上官仪教我。”从此每当李治理政,武则天便“垂帘于后,政无大小皆与闻之,天下大权,悉归中宫,黜陟、生杀,决于其口”。

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,武则天积极劝其封禅泰山,封禅时本应先由皇帝初献,公卿亚献。但武则天认为,封禅为祭地之仪,由太后配享,彰显后土之德。所以她要自己充当亚献,好孝敬自己的婆婆,李治应允,率文武百官、扈从仪仗,从东都洛阳出发,前往泰山封禅,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。车乘连绵数百里,随行的还有突厥、于阗、波斯、天竺、倭国、新罗、百济、高句丽等国的首领和使节。

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,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,此工程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。李治称天皇,武则天称天后,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,被李治悉数采纳,下诏颁布施行。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,规定各州县境内,“田畴垦辟,家有余粮”者予以升奖;“为政苛滥,户口流移”者必加惩罚。她所编农书《兆人本业》,颁行天下,影响很大。而武则天执政期间,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为主。

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,欲禅位给皇后,便与大臣们商议,准备让武则天摄政,因宰相郝处俊劝谏,这才暂时停议。武则天得知后,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,大量修书,先后撰成《玄览》《古今内范》《青宫纪要》《少阳正范》《维城典训》《紫枢要录》《凤楼新诫》《孝子传》《列女传》《内范要略》《乐书要录》《百僚新诫》《兆人本业》《臣轨》等书,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,以分割宰相的权力,被当时的人称作“北门学士”。

李治驾到奉天宫,当时武则天从封泰山以后,劝李治封禅中岳,因李治患病而中止。不久,李治命李显代理国政,宰相裴炎、刘齐贤、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。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,病情加重,临终遗诏: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,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,由天后决定。四天以后,李显即位,是为唐中宗,尊武则天为皇太后。

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,被裴炎阻止,怒道:”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,又有何不可?还在乎一个侍中吗?”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,迁于房州,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,是为唐睿宗。武则天仍临朝称制,武则天改元光宅,改东都为神都,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,官服颜色、职省名称一并改易,赐宫城名为太初宫。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大唐:李二,还钱 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 面板之下,一证永证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花样打工王 锦衣暴徒:女帝龇牙都得挨一巴掌 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 天品灵根,绝世仙途! 快穿:一不小心,我又上教科书了 欲撩太子,猫猫她又软又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