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屡次进谏——姚璹[shu](1/5)
姚璹,字令璋,吴兴武康人,武周时期宰相,史学家姚思廉孙子,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。学识出众,善于文辞,迁中书舍人,册封吴兴县男。武则天临朝称制,授夏官侍郎,贬为桂州长史。检校吏部侍郎,迁尚书左丞、同平章事,参议朝政,升任纳言,负责督造天枢。总管嵩山封禅,督修明堂,加任银青光禄大夫,因事坐罪,降为益州长史,迁地官尚书、工部尚书、西京留守。告老还乡,晋封伯爵,去世时获赠越州都督,谥号为成。
年幼时既父母双亡,因独自一人照顾弟弟妹妹被时人称道,博览群书,很有才能,参加经科考试中选。多次晋升后任太子宫门郎,与司议郎孟利贞等人奉名撰写《瑶山玉彩》一书,书成后,升任秘书郎。武后专政,姚璹升任夏官侍郎,因堂弟姚敬节参与徐敬业之乱,姚璹被贬为桂州都督府长史。
当时,武后喜好符瑞之事,于是姚璹跑到岭南,遍查山川草木,只要名字里有“武”字的,都把它作为承应国姓,一一列表上奏,武后十分开心,召他回京做天官侍郎,因善于用人被当时的人称赞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