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两次拜相——娄师德(1/5)
娄师德,字宗仁,郑州原武人,唐朝宰相、名将。进士出身,起家江都县尉,累迁至监察御史,应募从军,西征吐蕃,立有战功,授殿中侍御史、河源军司马,主持屯田事情,迁左金吾将军、检校丰州都督。娄师德回朝,任夏官侍郎、同平章事,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、检校刑部尚书,征讨吐蕃兵败,贬为原州司马。后再次拜相,迁纳言,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,病逝,追赠凉州都督,谥号为贞。
娄师德,二十岁时考中进士,被任命为江都县尉,后累迁至监察御史。唐高宗命李敬玄征讨吐蕃,并在河南、河北招募猛士,娄师德虽是文臣,却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,唐高宗大喜,任命他为朝散大夫,让他随军出征。
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,率领唐军征吐蕃,刘审礼率领的少量唐军前锋与吐蕃大军交战,而李敬玄不去救援,刘审礼战没。黑齿常之夜袭吐蕃军营,吐蕃军溃乱,李敬玄率十几万唐军的主力返回鄯州。娄师德奉唐高宗的命令收集逃散的将士,军队又振作起来,唐高宗又命令娄师德出使吐蕃。娄师德与吐蕃将领论赞婆会于赤岭,娄师德宣扬唐朝威信,陈述利害,使吐蕃既敬畏又心悦诚服,娄师德被改任为殿中侍御史,兼河源军司马,兼管屯田事务。吐蕃入侵河源军,娄师德率军在白水涧迎战,八战八捷,唐高宗认为他是文武兼备,便任命他为比部员外郎、左骁卫郎将、河源军经略副使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