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 怀太子——李贤(1/5)
李贤,字明允,陇西成纪人,唐朝宗室、大臣,唐高宗李治第六子,女皇武则天次子。初封潞王,自幼得到良好教育,以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。容貌俊秀,举止端庄,才思敏捷,深得父皇李治喜爱,太子李弘猝死后,册立为皇太子,期间三次监国,得到唐高宗称赞、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。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,流放巴州,武则天废帝主政后,为酷吏丘神积逼令自尽,年仅二十九岁。曾召集文官注释《后汉书》,史称“章怀注”,具有较高史学价值。着有《君臣相起发事》、《春宫要录》、《修身要览》等书,如今已佚。
李贤,出生于父母祭拜太宗昭陵途中,是高宗李治第六子,武则天第二子,册封为潞王。太子李忠被废,改立武后长子李弘,李贤迁任岐州刺史,加封雍州牧、幽州都督,后徙封雍王,授凉州大都督、雍州牧、右卫大将军,食实封一千户。
长大后容貌俊秀、举止端庄,深得高宗赞赏,唐高宗曾对司空李积说:“这个孩子已经读了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,背诵古诗赋十多篇,一看就能领会,也不会忘记。我曾叫他读《论语》,他读到‘贤贤易色’,再三诵读,我问为什么反复读,他说自己内心特别喜爱这句话,才知这孩子的聪敏出自天性。”
沛王李贤招募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王勃作为王府修撰,十分器重,两年后,李贤与其弟英王李显斗鸡,王勃助兴而写《檄英王鸡》文,高宗得知后大怒,认为此举挑拨二王相争,遂逐之出王府。皇太子李弘猝死,李贤继立,高宗命李贤留守长安监国。李贤处理政务明确公允,为朝廷内外所颂扬,李贤招集当时的学者张大安、刘纳言、格希元、许叔牙、成玄一、史藏诘和周宝宁等人注释范晔的《后汉书》,书成之后,呈奏给高宗,收藏于皇宫内阁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