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>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

第四十六章 死谏太宗——孙伏伽(1/5)

目录

孙伏伽,字伏伽,贝州武城人。唐初大臣,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。涉足官场,担任小吏,迁万年县法曹参军,审理刑狱,督捕奸盗,颇有政绩,参加科举,状元及第。参加玄武门之变,赐武城县男,唐太宗即位后,历任大理少卿、刑部郎中,迁户部侍郎,拜大理寺卿,出任陕州刺史,年老辞官,卒于家中,葬于“胡仙庙”。

隋朝时期,孙伏伽做过地方小吏,迁万年县法曹,归降唐朝。武德初年,针对隋朝灭亡的教训,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进谏三策:其一,“天子有争臣,虽无道不失天下”。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“不闻其过”,因此劝告皇帝虚怀纳谏,“开不讳之路”,选贤任能,励精图治;其二,“百戏散乐,本非正声”。他认为,隋末皇帝贪图安逸享乐,官场淫风四起,是王朝灭亡的征象,劝告皇帝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,要雅正社会风气;其三,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。他认为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皇帝身边的人乱国,因此,他劝告皇帝慎重挑选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,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。孙伏伽指陈得失,无所回避,慷慨至诚,使唐高祖深受感动,唐高祖认为孙伏伽“既怀凉直,宜处宪司”,遂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。

唐朝平定天下后,唐高祖颁布了大赦令,但是不久之后,唐高祖又要处罚农民起义军的将领,孙伏伽进谏说:“王者无戏言。”往昔攻打天下时,应该随机应变,现在四方已定,应该制定法律与天下人共同遵守。“法者陛下自作,须自守之”,这样天下百姓才能相信而畏惧啊。“兵食可去,信不可去”。自己做事不讲信义,而要天下的人相信你,怎么可能呢?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大唐:李二,还钱 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 面板之下,一证永证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花样打工王 锦衣暴徒:女帝龇牙都得挨一巴掌 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 天品灵根,绝世仙途! 快穿:一不小心,我又上教科书了 欲撩太子,猫猫她又软又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