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四处征战——执失思力(2/5)
唐太宗囚禁执失思力之后,带领大臣高士廉、房玄龄等人骑马径直来到渭水南岸,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对话,责备他背弃盟约。不一会儿,唐军主力相继赶到,军队阵容盛大,颉利可汗见执失思力去而未返,而唐太宗已挺身而出,非常恐慌,于是请求议和。唐太宗因其新立,政权尚未稳固,决定采取“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”的策略,同意议和请求。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会盟,宰马歃血,并馈赠给他大量金帛,史称渭水之盟。随后,执失思力获释,跟随颉利可汗北撤。
渭水之盟签定后,突利可汗因长期受到颉利可汗压制排挤,便暗中与唐朝联络,表示愿意归附唐朝,而唐太宗为彻底解除东突厥威胁,采取一系列政治、经济措施以增强国力,在军事上积极备战。唐太宗见条件已经成熟,于是派遣并州都督李积、兵部尚书李靖等人率领十多万大军分兵攻打突厥。李靖率领三千骁骑从马邑出发,进驻恶阳岭,乘夜突袭占领定襄,颉利可汗慌忙将牙帐迁移至碛口。李靖派间谍离间颉利可汗的部众心腹,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背叛颉利可汗,秘密携带隋炀帝皇后萧氏,以及其孙杨政道投降唐朝。
颉利可汗见康苏密等人投降唐朝,不敢停留,继续率部向阴山撤退,在白道遭到李绩大军截击,颉利可汗退屯铁山,收集余众数万。颉利可汗自觉已不是唐军对手,便派执失思力作为特使,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,表示愿举国内附。实际上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,再转移到漠北,伺机东山再起。但此计被李靖识破,不久,颉利可汗部遭唐军全歼,颉利可汗逃走后遭唐军俘获,东突厥至此灭亡,东突厥灭亡后,唐太宗任命执失思力为左领军将军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