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 宗室贤王——李恪(2/5)
拜李恪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、秦州刺史,未赴,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、齐州刺史,赴任一年;拜益州大都督,开启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。李恪将要赴任齐州都督之前,侍奉唐太宗,与父亲一起用膳。事后,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:“我和儿子,常常想多相处,但是家与国的事情义理,实际大不相同。我希望子孙可以代代传承,并且断绝不合适的想法。现在,我供养太上皇,与私人感情也不同,是为了镇守抚慰国家,不让太上皇忧烦,这是君主应有的孝顺方式。”魏征回答:“我听说孝行有三种:最大的孝顺,是使得双亲被尊崇;其次,是不使双亲受辱;最下,是能够颐养双亲。现在,陛下功业大成,声名远扬,统治整个天下,华夏和其他民族都能安乐康泰,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,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。而且君主,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,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方法。”
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、重置封国方式,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,不顾重臣们的反对,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,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,但是却没有赴任。
李恪因弹劾游猎过度、损坏庄稼,被御史柳范弹劾,必须要提及到的是,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恪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“博簺”而被弹劾罢官,两唐书此处记载矛盾。作为惩罚,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,并削减封户三百户。
这次免职,还留下一段太宗纳谏的佳话轶事:太宗偏袒李恪,对侍臣说:“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,不能纠正他的过错,罪当该死。”柳范进谏道:“房玄龄辅佐陛下,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,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?”唐太宗大怒,拂袖进入内殿。过了很久,单独召见柳范道:“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?”柳范回答:“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。陛下仁德圣明,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。”太宗这才打消了怒气。通过这件事,唐太宗作为一个舐犊情深的慈父,天然的人情流态,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