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安吉郡公——杜淹(1/5)
杜淹,字执礼,京兆杜陵人,唐朝时期宰相,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,名相杜如晦叔父。出身于京兆杜氏,隋朝时期,担任御史中丞,隋朝灭亡,效力于王世充,授吏部尚书。投降秦王李世民,授天策府兵曹参军、文学馆学士,卷入杨文干事件,受到牵连,坐罪流放巂州。唐太宗即位后,召回朝中,授御史大夫,册封安吉郡公,迁吏部尚书,参议朝政,成为宰相。
杜淹年轻时聪慧明辨,学识广博,颇有美誉,与同乡韦福嗣是莫逆之交,他对韦福嗣道:“皇帝喜欢任用隐士,苏威便是在隐居时被征辟为美职。”因此一同隐居在太白山,其实是在沽名钓誉,隋文帝听闻,极为憎恶,将二人流放江南。后来,杜淹返回乡里,得到雍州司马高孝基的举荐,授为承奉郎,累迁至御史中丞。
杜淹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属,王世充僭号称帝,任命杜淹为吏部尚书,对他非常信任。杜淹因与侄子杜如晦不睦,便在王世充面前进谗,致使杜如晦的兄长杜某被杀,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郑国为官,也遭到囚禁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