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 橘中秘(3/5)
可见下棋被人中途打断是多么招恨的事情,连神仙都不能忍受。
苏东坡的《洞庭春色赋》开篇即云此事,曰:吾闻橘中之乐,不减商山。岂霜馀之不食,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。
后人遂称象棋游戏为‘橘中戏’,亦称‘橘中乐’。
《橘中秘》书名取典于此,正是雅俗兼备,恰如其分,以它在象棋中的地位来说,又可谓是实至名归。
继续阅读
此书成书于明末,由东海朱晋桢辑着,是一部在中国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着作。
在《橘中秘》问世之前,明代流行的象棋谱数十种上百卷,残局上千个,朱晋桢将这些古谱加以收集整理,删繁就简,去芜存菁,分门别类,补错纠偏,最后荟萃成一本精华。
因为这样杰出的工作,《橘中秘》问世以后,很快一统江湖,明代有名的棋谱,如《金鹏十八变》、《梦入神机》等几乎销声匿迹,成为绝版。
《橘中秘》全书共分为四卷,其中一二卷为全局着法,精选自明代最为流行的棋谱《金鹏十八变》,分为得先(红先胜)、让先(黑后胜)与饶子(红让单马、双马胜)三类,着重介绍斗炮局(顺手炮、列手炮)的各种变化,具有快攻速决、激烈相搏的特色,其首局就是大名鼎鼎的弃马十三着。
三、四卷为残局谱,精选自《适情雅趣》而经过整理,共有一百四十局实用残局,详细剖析了各种胜和棋势,残局分类和编排的方法科学而严谨,十分便于学习,堪称古代棋谱的典范。
需要强调的是,《橘中秘》不只是棋谱的简单记录,作者将当时流行的开局,编成了郎朗上口的歌诀,其中的《全旨》,是根据《棋经论》修改而成,总结了棋战规律,论述了全局的战略原则和战术要领。
另有《残局说》,是第一篇残局专论,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字,却精准的阐明了残局的重要性和规律性,分析了同类异势残局的胜负和之要点,将残棋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至关重要的程度。
这些叙文、凡例、全旨、残局说、歌诀等,对象棋战略、战术的棋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和分析,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,也标志着象棋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开局和残局理论,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。
雷振东临阵之际有感而发,于是临时起意,改走《橘中秘》里的变化,想考验一下对手的成色。
他跳右正马,出右直车。
朱进之跳左正马,起左直车。
顺炮直车对横车。
顺炮布局永恒的经典。
既然如此,那就把经典进行到底。
雷振东士四进五,补了一手士。
这手棋确实经典,甚至经典到有些过时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