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 严峻的形势(2/5)
李品仙脸色一凛,说:“史上校,此话怎讲,难道划入你的防卫范围,你就能保证正阳关安然无恙?”
史保国被说得哑口无言。
李品仙转而用温和的语气说:“史上校,你大可不必担心,正阳关与寿县城之间有六七十华里的路程,其间丘陵起伏,沟壑纵横,就是日军破了正阳关,我们也能节节抗击日军对寿县城的进犯,也有消灭日军的机会。”
说得史保国无言以对。
关于李品仙为什么会如此安排,当时就有几种猜测。
一种猜测是李品仙这样做,是不想让史保国部立下大功。因为史部隶属中央军,史部立了功长的是老蒋的脸,而非桂军。
一种猜测是李品仙不想让史保国有更大的指挥权,将正阳关的防御从寿县的防线中划走,直接削弱的是史保国的指挥权。而防守正阳关的主要是桂军,他不想让史保国指挥更多的自己的部下,以防止中央军在桂军手中捞取更多的资本。
还有一种猜测就是李品仙在怀疑史保国的指挥能力。一个寿县城就够他应付的了(还有瓦埠湖),如果再加上正阳关方向,恐怕史保国会顾此失彼,处处被动。
史保国对于李品仙的如此安排,虽然据理力争过,但最后的定局他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。他专注于寿县城与瓦埠湖方面的防御,力求将防御做到滴水不漏。
当然在正阳关方向,他也留了一手,就是在离正阳关不远处设下了哨卡。如果日军进犯正阳关,或一旦正阳关无法支撑,他要第一个获得信息。他让哨卡密切关注正阳关方向的战况。
而在寿县城的西门,他也部署了适当的兵力。除了一营,还有保二团。一一虽然这个保二团是驻扎在城南郊,却是可以随时支援西门的一支力量。
但是世事难料,在日寇进犯时,保二团却出事了。
因此,史保国必须重新调整部署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