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池淮阻击战①(2/5)
所以开赴抗日前线后,士兵们与当地人民之间形成了友善和谐的关系,为日后发动民众,军民合作共同抗击日军②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根据李宗仁的部署,李品仙③对参加津浦线南段阻击日军的作战部队做了相应部署:于学忠的51军沿淮河北岸构筑防御阵地,并抽调部分兵力在南岸的蚌埠阻敌。
31军主力部队在凤阳、红心铺一带构筑工事,由此从侧面对沿铁路线北进的敌军实施攻击,准备将敌分割为数段后分别予以歼灭。
而日军为攻取徐州,采取南北夹击的战法,即第十一师团沿津浦路北线向徐州攻击前进;第十三师团沿津浦路南线向徐州攻击前进。
守卫津浦南线的是李品仙的第十一集团军。而布置于池河一线的第三十一军,迎击的正是日军第13师团。
根据当前情况,柯岩在研究他们的去向时,毅然决定参加池淮阻击战。
柳曼弄到了一辆汽车,柯岩即率小分队乘车到达明光附近的桃仙镇,在这里找到了国军第31军的部队。
第31军的部队曾经在秀才埠的张公山阻击过日军。只是那个时候柯岩他们还在大庄地区。
据说张公山之战是三十一军军长刘士毅使用的“诱敌深入”之计,即让部队作像征性抵抗,引诱日军至明光的池河地区包围歼灭之。
国军第31军是广西军,军长为刘士毅。而驻扎在桃仙镇的为31军第131旅第809团,他们防守梁家山。
接待他们的是樊登科团长。
樊团长听柯岩说他们是从南京突围出来的警察部队,非常好奇。
因为他看到这支小小的队伍里,竟然有四分之一的女性,还有就是像戴着近视眼镜的楚文明这样的文弱书生,遂对他们的身份表示怀疑,更对他们曾参加南京保卫战表示怀疑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