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楚头吴尾话钟离(4/5)
其中有一件镈钟上有30字,其中有“童丽公柏之季子康”等字样,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为“伯、仲、叔、季”,伯是老大,季为老小,“季子康”就是名叫康的小儿子。
考古人员由此确定:该墓是钟离国君柏的小儿子的墓葬。
而钟离国君柏的墓葬,就是蚌埠双墩1号春秋墓。
双墩1号墓出土的9个青铜镈钟上,正面都铸有“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童丽君柏作其行钟童丽金”等字样,这是确认钟离君柏与其季子康父子关系的关键物证。
两墓在墓型、葬制、出土器物等方面,也都非常相似。
卞庄季子康墓原墓封土颓塌,地表为农田,墓地迹象很不明显,发现时已被大型施工机械铲挖至墓穴中。
双墩钟离君柏墓封土高大,高出地表约9米,封土底径超过60米,形制更为巨大。两墓墓口均为圆形,季子康墓墓口朝向正南方的钟离城方向;双墩1号墓墓口朝向正东偏南,也是指向钟离城。两墓都有多人殉葬,墓道都比较短,墓壁均以白土涂护,多种遗迹现象都较为一致。
梳理一下钟离国的历史脉络:先祖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的伯益,和秦始皇是本家,原封于今山东枣庄峄城;西周初年,东夷徐、奄等17国叛乱,钟离也是叛国之一,被周人逐出封地,被迫与同族的徐、群舒、英、六等难兄难弟南迁于淮河流域;之后,淮水南岸才出现钟离城,与蚌埠有了联系。
有文字记载的钟离国传了五代,而这五代中,柏的时代应是国力鼎盛时期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