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> 史事讲将1三国明

第一百二十章 嘉靖臣将2——江东、马永、韩文等(1/5)

目录

江东,字伯阳,号芳溪,原籍浙江遂安,因其先祖江原旻以举人身份出任朝城县教职,定居朝城。

马永,字天锡,迁安人。江彬用事,练兵西内,马永称疾避之,守备遵化,寇入马兰峪,马永战柏崖、白羊峪,皆有功。进都督佥事,充总兵官,镇守蓟州,尽汰诸营老弱,听其农贾,取佣值给健卒,由是所率部卒,独雄于诸镇。朵颜把儿孙结诸部寇边,马永迎击洪山口,大败之,进右都督,大同兵变,命马永督诸军平定,乱平还镇。后上书乞宥议礼匹敌罪诸臣,夺官,寄禄南京后府,巡按御史丘养浩、顺天巡抚刘泽及给事、御史交章论救,俱被谴。辽东兵变,乃以马永为总兵官,泰宁、朵颜部寇边,马永击败之。广宁兵变,马永平之,进左都督,李时、王廷相荐其镇守蓟州,以为京师藩屏,未及调,逝世,辽人为之罢市,丧过蓟州,州人亦洒泣,两镇并立祠。

马从谦,字益之,号竹湖,南直隶溧阳县人。授工部主事,因治河有绩,稓尚宝司丞,掌内阁制诰,进光禄少卿。太监杜泰提督光禄寺,每年贪没内府银数万,马从谦上疏揭发杜泰贪污罪,并言及宫中斋醮事,世宗恶人言斋醮,杜泰又诬马从谦诽谤,世宗大怒,命逮马从谦下狱,廷杖八十,立死杖下。

马祖师,流寓浙江湖州乌镇,以幻术聚众结党,乘东南倭患起,其党羽更相积极活动,煽动远近居民数千人,群起响应,起兵攻打嘉兴府城,因走漏消息,官军急忙搜捕。马祖师树青、白二旗,放火纵掠,兵备参政刘熹督兵击杀,马祖师率众溃逃南浔,官军追至双林,尽歼其众,独马祖师得以逃去。浙直总督胡宗宪奏报朝廷,兵部议复今其众虽平,而元凶未获,宜急赦胁从,严捕元凶,以除乱本,世宗可其奏。

马坤,字顺卿,号南渚,南直隶通州人。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终户部尚书,以激南京振武营兵变事被论罢去,有《南渚遗稿》。

马录,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。为官廉明,征召为御史,巡按江南诸府,出按山西,探查李福达案,弹劾武定侯郭勋,结果反而成为世宗加强皇权的牺牲品,被贬戍广西南州卫,永不得赦,最终卒于戍所,隆庆初年,追赠太仆寺少卿。

韩文,字贯道,号质庵,山西洪桐人。授工科给事中,遇事敢言,出任湖广参议,累官都御史、侍郎、南京兵部尚书。召为户部尚书,弘治时时入见,上疏请革盐法七弊,其言尽行。弹劾刘瑾八党,率大臣极谏,武宗不纳,刘瑾报复,矫诏罢其官,又矫诏逮捕入诏狱,坐罪罚米输边三千石,刘瑾被诛,复官致仕。世宗即位,加太子少保。

韩邦问,字大经,号宜庵,浙江会稽人。授大理寺评事,迁寺副、寺正,出任淮安知府,迁陕西左参政,守关南,再升陕西右布政使,改迁四川左布政使,后补广东,俱有惠政。家居二十余年,非公事不入公府,卒,年八十九,谥庄僖。

蔡伯贯,四川大足人,从山西崞县李同学习白莲教,回川后即以白莲教组织农民,举行起义,称大唐天宝元年。一月间,连破合州、大足、铜梁、营昌、安居、定完、壁山七州县。巡抚刘自强发兵镇压,蔡伯贯被俘遇害,降其众七百余人,起义历时三十六天而败。

蔡汝楠,字子术,号白石,浙江德清县人。授历刑部员外郎、南京刑部员外郎、归德知府、江西左、右布政使,进右副都御史,巡抚河南,召为兵部右侍郎,改南京工部右侍郎。早年好为诗,有重名,中年好经学,为官所至能尽其职,有《自知堂集》、《说经札记》。

蔡天佑,字成之,睢州人。授吏科给事中,出为福建佥事,历山东副使,分巡辽阳。岁歉赈济,活饥民万余,累迁山西按察使。大同兵变,巡抚张文锦被杀,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大同,获叛卒郭疤子等三十四人,兵变始平,寻进兵部右侍郎。天佑以藩禄久缺,又岁当修缮边墙,议增淮盐引价,每万引加银五千,被讦,引疾去。居二年,奉诏起用,未至京,得疾告归。天佑有才智,在镇七年,威德大着,父老为立安辑祠。

蔡克廉,字道卿,号可泉,福建晋江县人。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,因南京振武营兵变事被论去官,有《可泉集》。

邵宝,字国贤,号泉斋,别号二泉,江苏无锡人,着名藏书家、学者。授许州知州,历户部员外郎、郎中,历为江西提学副使,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。

邵元节,贵溪人,龙虎山道士,先为仙源范文泰所器重,授以《龙图龟范》秘籍。嘉靖初年,应征入京,召对便殿,因献长生之术,而得世宗宠幸,加“致一真人”道号,赐玉带冠服,领符箓斋醮之事。皇嗣生,帝以为乃邵元节祷祀之功,遂加授礼部尚书,给一品服俸,赐白金、文绮、宝冠、法服、貂裘。死于京师,恤典如伯爵例,赠少师,谥文康荣靖。

孙继鲁,字道甫,号松山,云南右卫人。授沣州知州,历户部郎中,监通州仓,历知卫辉、淮安二府。因违抗宦官被逮,民卧车辙死数人,改补黎平,清白益着。擢湖广提学副使,进山西参政。数绳宗藩,迁按察使,宗藩百余人拥马,发其装,敝衣外无长物,乃载酒谢过。迁陕西右布政使。擢右副都御史,巡抚山西,因议边备与翁万达相争,被逮下诏狱,疽发项而死,讣闻,山西数百人哭于京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
孙应奎,字文宿,号东谷,河南洛阳人。嘉靖初,历任兵科给事中、户科左给事中,曾两次坐事夺职,后累官至右副都御史,巡抚顺天,升户部侍郎,进尚书。“庚戌之变”以后,孙应奎建议加派,自北方诸府及广西、贵州外,其他各地以地贫富为差,骤加田赋银一百一十五万两,仅苏州府即每年多征八万五千两。未几,孙应奎又以今岁入仅二百万两,而诸边军费六百万两,国用不足,一切取财之法之尽,请裁革冗员,皆得世宗允准。孙应奎进呈京边备用粮草之数,世宗疑有侵冒,遣官核实,言官疏劾孙应奎粗疏自用,遂改调为南京工部尚书,移南京户部尚书。孙应奎初为谏官,不惧权贵,颇有声名,晚主国计,一切为苟且计,名义大损,致仕,死于家。

文伯仁,字德承,号五峰、摄山长、葆生、摄山老农、五峰山人、五峰樵客,汉族,湖广衡山人,系籍长州。文徵明侄子,性暴躁,好使气骂座,少年时曾与叔徵明相讼,一度系狱。工画山水,效王蒙,学“三赵”,笔力清劲,岩峦郁茂,布景奇兀,时以巧思发之,名在文徵明之下。

文森,字宗严,南直隶长洲县人,历庆云、郓城二县县令、御史、南京太仆寺少卿。进为右佥都御史,巡抚南赣,因病未赴任,奏准致仕,卒于家,年六十四,有《中丞集》。

陈霁,字子雨,号苇川,南直隶吴县人。授编修,升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,充经筵讲官,终国了监祭酒,被劾罢官,卒年七十五,有《玉堂集》、《归田稿》等。

陈洪谟,字宗禹,号高吾,武陵人。授刑部主事,转员外郎,改南京户部员外郎,迁郎中,正德时出任漳州知府,有政绩,擢云南按察使,不畏强暴,为民除奸。升山东左布政使,改江西布政使,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,节财爱民,拾遗致仕。召任兵部右侍郎,清理军职贴黄,进左侍郎,后复致仕,卒年八十二,有《治世余闻》、《静芳亭摘稿》、《高吾诗稿》传世。

陈九畴,字禹学,曹州人。正德初,忤权阉刘瑾,谪阳山知县,刘瑾败,复故宫,历郎中,迁肃州兵备副使。世宗即位,进陕西按察使,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甘肃。哈密满速儿犯肃州、甘州,陈九畴率兵御击,报捷说满速儿、牙兰俱死于炮石下,实际上二人均未死,世宗已有所怀疑,封疆之狱起,世宗览桂萼疏议,遂以边臣欺罔,逮陈九畴入狱。桂萼等欲杀陈九畴,并株连杨廷和、彭泽,刑部尚书胡世宁力救,上疏言陈九畴保全肃州孤城功,陈九畴免死,谪戍极边。居十年,赦还,死后,追赠忠襄。

陈沂,字宗鲁,后改字鲁南,号石亭,金陵人。嘉靖初,因与张璁、桂萼不合,乃致仕,卒年七十。少好苏东坡诗,自号小坡。中年宗盛唐诗,文宗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与何景明、李梦阳等同属复古派,又与顾麟、王韦称“金陵三俊”。

魏彬,正德、嘉靖年间的太监,起初在刘瑾手下,执掌三千营,后来刘瑾被杀,代掌司礼监,因叙宁夏功,被封都督同知,世袭锦衣指挥使。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斗罗之光耀天使重塑世界 谢谢你,拯救我的人生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游神星曌 李三古堆 春秋晋国风云 都市龙医:我和绝色老板娘的孽缘 快穿恶女人生,不做主角踏脚石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