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> 史事讲将1三国明

第三十一章 弘治臣将——潘荣、章格等(2/5)

目录

刘珝,字叔温,号古直,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人。进士,历官编修、吏部左侍郎,擢吏部尚书,加太子少保、文渊阁大学士,后加太子太保,进谨身殿大学士,位居阁老。病逝,谥文和。刘珝性疏直,居官清正,不拘小节,晚年致仕还乡,事亲尽孝,着有《青宫讲意》、《古直先生文集》等。

爱新觉罗·妥罗,充善长子,努尔哈赤四世伯祖。成化年间,建州三卫经明军围剿后,经济十分残破。明朝授妥罗为建州左卫都指挥同知。他率部众恢复和发展生产,反对女真部饶边,坚持与明朝保持良好的关系,明朝晋升他为建州左卫都督。

王继,字述之,号樗庵,河南祥符人,进士,授监察御史,升陕西按察司佥事、副使、山西按察使、福建右布政使。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,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,升户部左侍郎,督理南储,出纳有法,进尚书,未几改南京刑部尚书,转南京兵部尚书,参赞机务。

王克复,字师仁,福建福清人。进士,历官刑部郎中,明习法律。累迁江西布政使,时江西讼纸堆积如山,克复一日判完,时称“王一火”。官终南京吏部侍郎。后致仕。历官以勤慎着称。

汪谐,字伯谐,浙江仁和人。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预修《英宗实录》成升修撰。秩满升右谕德。预修《续资治通鉴纲目》成升右庶子。弘治初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,充经筵讲官。充《宪宗实录》副总裁。升礼部右侍郎兼学士,未几致仕。

王霁,字景明,直隶上海人,进士,拜南京刑部主事,迁员外郎、郎中,屡办疑案,有能声。迁黄州知府,有治绩。迁广西参政、江西按察使,进太仆寺卿,条陈马政十事,宿弊为之一革。迁佥都御史巡抚山东,筹集粮银赈济灾民。召拜大理寺卿。

王道,字世用,直隶蠡县人。进士,初授行人,升户部员外郎,进郎中,升山东右参议,分守辽阳督理边储,导升劝农参议,迁湖广左参议,再升山东左布政使,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,弹劾宗室扰民者,被杖。

王诏,字文振,真定赵州人,进士,授工科给事中,迁都给事中、湖广右参政,再升右布政使。转贵州左布政使,其冬,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,支弊政之不便者。弘治四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,未及上任,卒年八十四,有《谈录》行世。

李介,字守贞,改字守正,号贞庵,山东高密人,进士,选庶吉士,改御史,巡盐两浙,还掌河南道事。以四方灾伤,陈时政数事,多采用。直言敢说,遇不平事,辄率同官论奏。九载满,擢大理寺丞,进少卿。弘治初,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,历兵部左、右侍郎。鞑靼小王子犯大同,命兼左佥都御史往督军饷,并大修戎备,察核官田牛具钱还于军,以其资偿军所逋马价,边人悦之。先后条上二十余事。

李嗣,字克承,广东南海人,进士,历南京户部主事、郎中、迁金华知府,升浙江右参政、福建左、右布政使,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等府。后升为户部右侍郎,寻转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整理两淮盐法,以余盐补充正课,盐法为之一变。居官三十余年,箧中只有白金数两,田园无增,时称其清介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李应祯,长洲人。举会乡试,入太学,授中书舍人。弘治中为太仆少卿。博学好古,篆、楷俱入格,真行草隶,亦清润端方,如其为人。虽潜心古法,而所自得为多,学为明朝第一。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,虚腕疾书,今人莫能及。人有求者多怒不应,以故传世少。

李昂,字文举,浙江仁和人。进士,授工部主事,升知青州,开垦荒田,赈济饥民。擢福建左参政,累进右事都御史巡抚江西,征讨农民起义。改督漕运,开康济等河,浚安平河诸源。谙练时务,通达经典,晚尤工诗词,有文集及奏议。

李敏,字公勉,河南襄城人,进士,授监察御史。天顺初年,奉敕抚定贵州苗民起义。成化初年,官迁浙江按察使,再任湖广同职,后历山西、四川左、右布政使。升监察院右副都御史,巡抚大同,率军修治垣堑,击退鞑靼。召为兵部右侍郎,逾四年以病归乡。河南饥荒,上言救荒数事,复召以左副都御史,巡抚保定诸府,改督漕运,寻召拜户部尚书。李氏巡抚大同时,见山东河南转饷道远,耗费巨大,遂建言除岁支外,番令输银,使军民两便。李氏还极言革除皇庄,还田于民,为世人所称。得病致仕,卒,年六十七。赠太子少保,谥恭靖。李敏为人谨厚,家居时曾于县南紫云山建书院,聚书数千卷,与学者讲习,为乡人所赞。

李衍,字文盛,直隶隆庆州人,进士,授兵部主事,累迁员外郎、郎中。成化初升河南右参议,转四川松藩右参议,迁河南右参政,转东西右布政使,未几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,再擢为户部右侍郎、转左侍郎,总督三边军储兼赈济饥民,回京升尚书总督京仓,成化末致仕。性直爽,所至以严见称。

李益,字景贤,陕西长安人。进士,授监察御史,历升湖广酋按察副使、山东按察使、山西布政使、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,进南京户部左侍郎,后引疾致仕。

李广,以符箓祷祀蛊惑孝宗而得宠,因成化间例矫旨授传奉官,四方争纳贿赂。又擅夺畿内民田,专盐利以万计,且造私宅,取玉泉山水环绕之。户部主事胡爟、祠祭司郎中王云凤、给事中叶绅、御史张缙等皆上言弹劾李广之罪,请斩其首以弭天灾,语尤激烈。孝宗对李广仍宠信不疑。李广劝李宗在万岁山修健一个毓秀亭,说是可以消弥灾异,但亭修成,幼公主死于病。乾清、坤宁两宫又发火灾。太皇太后因此大恕说:今日李广,明日李广,果然祸及矣。李广闻知,因惧怕饮鸩而死。二十一日,孝宗应司礼监太监蔡昭之请给予李广祭葬和祠额,大学士刘健等上言说:内宦官原无祠额祭葬。近年以来,虽或有之,乃奖善褒功之意,实非常典。今李广之死,罪恶盈贯,万口称快,必正其罪以为奸邪不臣之戒。孝宗不得不取消了赐给祠额的诺言,但他对李广仍念念不忘,暗想李广家中可能藏有珍贵奇异之书,可以有助他长生修炼之用。于是遣中使到李广家中搜寻,结果发现了李广贪赃收贿的记事本,上面记录了文武官员送的黄米、白米各千百石的数字。孝宗不懂其中奥秘,说自己曾去过李广家,其家仓库不大,装不了那么多粮食。左右告诉他黄白米是金银的隐语,孝宗才恍然大悟,令即行撤查那些行贿的官员。然而行贿的官员大有人在,包括公、候、伯、总兵、都督、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京官和地方官,他们连夜到寿宁候张鹤龄家求解,遂不了了之。众言官就此事数次上奏,请惩治奸臣,孝宗终不能用。

李蕙,字德磬,直隶当涂人,进士,授刑科给事中,成化十八年升江西布政司右参议,招抚饥民,力杀因饥起事者。升右参政,景升山西左右布政使,有治绩,为士民所称。弘治六年升右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,寻转左,总督漕运兼巡抚淮、扬、凤阳四府。再传升为右都御史,总督巡抚如故,有《萃英集》。

米鲁,沾益州土知州安民之女、普安司土判官隆畅之妻,因犯事被隆畅逐,遂居其父家。筑三寨,名其所居之寨曰“承天”,自号“无敌天王”,出入乘黄纛。镇巡等官接受米鲁之贿赂,为其请宥。孝宗诏令其进讨,一定要捉住米鲁。总兵官曹恺与巡抚钱钺、中官杨友发诸卫及土兵一万三千余人分道征讨,被米鲁大败,都指挥吴远被虏。诏命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兼左副都御史,提督军务,率兵征讨,王轼兵未至,杨友等议招抚,米鲁扬言愿降,暗中派大兵攻普安、安南城,并断盘江之道,以挡住明军。又劫持杨友,杀右布政使闾钲、按察使刘福及都指挥数人。王轼调广西、湖广、云南、四川官军、土军八万人,会合贵州之兵,分八道征讨,追过盘江,杀米鲁起事者四千八百余人,破寨千余。

童轩,字志昂,江西鄱阳人,进士,授南京给事中,进都给事中。成化初调浙江寿昌知县,升云南按察司佥事,提督云贵学政。召为太常寺少卿,掌钦天监事,升寺卿,致仕。复起为太常寺卿,仍掌天钦监事。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四川松潘军务,兼理巡抚,弘治四年迁南京吏部右侍郎,弘治七年升尚书,十年致仕。工诗、书、通天文历数。着有《清风亭稿》、《纪梦要览》、《枕肱集》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强珍,字廷贵,沧州人。进士,授泾县知县,擢御史,巡按辽东,奏巡抚陈钺之罪,汪直乃遣锦衣卫千户萧聚逮强珍至京,严刑拷打,谪戍辽东。汪直败后复官,后致仕。弘治初起为山东副使,擢大理少卿,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,改南京右通政,寻以母老致仕。

边镛,字克振,任丘人。景泰年间举人,选授御史征建州有功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,迁南京大理寺右少卿,召为通政司右通政。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,在大同设伏击败鞑靼,迁左副都御史,上时政十五事,多见采纳。改南京刑部右侍郎,被劾致仕。

盛颙,字时望,无锡人。进士,授御史,以劾曹吉祥违法事出知束鹿。成化初擢知邵武府,调延平,以治绩闻。累迁陕西左布政使,进三边多警,灾伤频仍,颙悉心筹画,军民以安。召为刑部右侍郎。值山东饥,改左副都御史往巡抚,举救荒之政,推选九则法,黜暴除苛,民甚德之。致仕,卒,年七十五。

继晓,江夏僧人,本姓黄。成化中以秘术借梁芳之而得宠于宪宗,授僧录司左觉义,进右善世,命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。诱宪宗耽于佛事,建大永昌寺于西市,逼徙民居数百家,费国帑数十万。言官极论其罪,始被罢为民,以科臣林廷玉之言逮治伏诛。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斗罗之光耀天使重塑世界 谢谢你,拯救我的人生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游神星曌 李三古堆 春秋晋国风云 都市龙医:我和绝色老板娘的孽缘 快穿恶女人生,不做主角踏脚石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