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劝帝贤明——丘濬(2/5)
丘濬,幼年失去父亲,母亲李氏教他读书,他看一遍就能背诵,六岁能作《五指山诗》出口成章,家贫无书,曾经走数百里路借书,必定将书借到才罢休。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,赴京参加会试,不第,举进士及第,廷试当为一甲及第,以策中颇触时讳,遂以貌寝为由改二甲第一,选为翰林院庶吉士,参编《寰宇通志》,书成后被代宗授翰林院编修,在翰林院任职后,见闻更加广泛,尤其熟悉国家典故,以经国济民自负。
两广有战事,丘濬向大学士李贤上书,指明陈述形势,井井有条数千言,李贤对他的谋划很欣赏,向皇帝禀报,明宪宗命将丘濬的谋划抄写下来,让总兵官赵辅、巡抚都御史韩雍看。韩雍等攻破贼军,虽然不完全是用丘濬的计谋,然而丘濬因此在朝臣中颇有威望,任职期满,晋升为侍讲。
当时学习经义的书,好尚奇险怪异之文,丘濬在主持南畿的乡试时,在分考和会试中他都痛切地抑制这种文风,丘濬任职国子监后,他督促国学生时,尤为恳切地告诫他们将文体返归正道,不久晋为礼部右侍郎,掌管祭酒事务。丘濬认为真德秀着的《大学衍义》对于治国平天下的条目叙述得不完备,就博采群书补充了这些内容,写成《大学衍义补》160卷。孝宗继位后,他向孝宗呈上此书,孝宗认为该书不错,赏赐黄金纸币奖励丘濬,并命令有关部门刊印发行,特别提升为礼部尚书,掌管詹事府的事务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