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古之遗爱——夏原吉(3/5)
建立奇功的夏原吉自此得到朱棣的荣宠,回归南京后愈加受到器重,不久升为户部尚书,正式担当大明朝的“大账房”。大明朝从靖难之役中走出来,大事繁多,如征讨安南、营建北京、遣使下西洋等,均需大量钱财,时任户部尚书的夏原吉尽心筹划,保证了国家的各项开支。
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赞叹说,历朝论理财能者,唯桑弘羊、夏原吉二人也。这是将夏原吉与西汉经济学家桑弘羊相比,可谓评价甚高。夏原吉之所以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,在于高人一等的经济眼光,朱棣历次“大动作”中,不断有人提议用增加赋税的办法解决筹款问题,每次夏原吉都坚决反对,他的诀窍,可以概括成一句话:“裁冗食,平赋役,严盐法,钱钞之禁,清仓场,广屯种,以给边庶民,且便商贾。”这些方法中,“裁冗食”最难办,其内容涉及“机构精简”,减少皇室开支用度,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费等问题。
夏原吉知难而上,借筹措下西洋经费为由,请旨裁减中央到地方闲散衙门200个,分流近千人,朱棣每年给诸皇子的赏赐,也经其谏劝,每年俭省近三分之一,朝廷禁军,经其核算,淘汰大量老弱残兵,建成兵少战力精的“三大营”,这一件件都是“得罪人”的事。曾有人贿赂以图“方便”,夏原吉将贿赂之物尽数挂在家中屋檐下,以表清廉之意,后来流言四起,不断有人在朱棣面前进谗言,好在朱棣对夏原吉信任有加,多次告诫群臣:“构陷夏原吉者,处重罪。”每年他“谏阻奢靡事百件”,甚至包括宫廷开支和藩王用度等行为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