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白莲教——林三、唐赛儿(3/5)
沉重的赋役和连年的灾荒,给山东地区民间宗教的发展,提供了有利的条件,寻找生路的农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了对宗教的信仰上面,唐赛儿所发展的教众很快便多达数万人,从而令地方官府感到畏惧与束手无策。永乐十八年,一封奏折由直隶沂州卫传到了朱棣手中:“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,以红白旗为号,大行劫杀,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,杀其从者,势甚猖獗。”这就是唐赛儿起义。
实际上,在沂州卫上奏之前的几个月,唐赛儿的教众已经起义。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、刘俊、宾鸿等率众两千余人,占据益都卸石棚寨,以红白旗为号,声势日盛。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围剿卸石棚寨,唐赛儿利用益都山区的有利地形,设下埋伏,诱敌深入,将官兵引进了葫芦谷,在狭隘的山谷中,唐赛儿带领伏兵杀入敌阵,大败官兵,高凤也被杀死。吃了亏的官府也随后便派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,起义军他们拒绝了孙恭,并把随同前往的官兵也杀掉。只是这些事情都被地方官一直隐瞒不报,他们采取能镇压就镇压,能招抚就招抚策略,最终却是“三司皆以不蚤发系狱”。
地方上出了这等大事,朱棣闻奏大惊,山东是漕运要道,是供给京师的基础,朱棣遂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,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,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来镇压。临行之前,朱棣面授机宜:“贼凭高无水,且乏资粮,当坐困之,勿图近攻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