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汝阳王——察罕帖木儿(1/5)
察罕帖木儿,字廷瑞,畏兀儿人,祖籍北庭,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颖州,以探马赤军户留居。
察罕帖木儿,自幼攻读诗书,曾应进士举,名闻乡里,元代科举屡遭兴废,直到最后一次诏复行科举,然终元一代通过科举入仕者不到600人,而色目人作为元朝的重要统治力量,入仕途径甚多。身为色目人的察罕帖木儿,却选择科举作为其入仕之路,足见其汉化程度之深,史载其“居常慨然有当世之志。”《元史察罕帖木儿传》,也许假以时日,察罕帖木儿可能成为既拜住、太平之后的一代名相,然而,历史却给了他另外一种选择。
白莲教门徒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,这支队伍以红巾裹头,时称‘红巾军’。元政府派兵屡战不克,素以彪悍着称的元军精锐‘阿速军’竟不战而溃,其它各地官军亦进剿不利,多为败绩。闻知红巾事变的察罕帖木儿毅然投笔从戎,投身剿灭红巾军的战争,开始了其人生最后十年,光耀千秋的戎马生涯,察罕帖木儿率先在招募当地子弟数百人,号称义兵。并与罗山县典吏李思齐所招义兵相合,设计袭破罗山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