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平定交趾——吕岱(3/5)
任交趾太守40年之久的士燮去世,士燮的儿子士徽意欲叛吴自立,割据一方,孙权出于防范,欲罢免士徽交趾太守一职,改任其为安远将军,领九真太守,以校尉陈时接代士燮为交趾太守,目的是进一步削弱士徽的势力,对此,士徽更加不满,叛吴之心益明。为此,吕岱上表孙权建议分拆南海三郡设置交州,以将军戴良为交州刺史,海东四郡另外虚置广州,吕岱自任为广州刺史。孙权采纳了吕岱的建议,派遣戴良与陈时南往就任,士徽不服从命令,公然发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,吕岱知道士徽此时不除,必然后患无穷,一面上书孙权请求征讨士徽抗命之罪,一面书致士徽“告喻祸福”,发动政治攻势。
同时,吕岱亲率三千铁骑随即从南海出发,昼夜兼程赶至交趾。士徽听说吕岱大军已兵临城下,大为震惊,在走投无路之际,只好与其兄士祗、弟士干、士颂等6人“肉袒迎岱”。吕岱接着乘胜进军讨伐九真,大军所到之处,无不望风披靡,自此岭南才算真正纳入东吴政权直接控制之下。吕岱因功被封番禺侯,升为镇南将军。后来,孙权又将岭南七郡合并为交州,仍令其为交州刺史。
任交州刺史期间,吕岱再次显示出他过人的才干,多次派官员“南宣国化”,出使“西南大海洲上”以及今东南亚一带众多国家,境外扶南、林邑等国国王纷纷派遣使者至吴朝贡,吕岱的这一举措,在我国历史上可与东汉时期班超遣使,访问西亚各国一事相媲美。范文澜在《中国通史简编》中指出:吕岱这次外交行动“从此开始了中国和海南诸国的正式往来……”东吴政权恢复对岭南的实际统治,是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胜利,吕岱功不可没,其功不在周瑜、鲁肃之下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