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吴文皇帝——孙和(1/5)
孙和,字子孝,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,孙皓之父,吴南阳王。
孙和在获得太子之位后,更是受到了连失二子的孙权的宠爱。正是基于此,他对孙和的培养,绝不次于当初对孙登的培养,名儒阚泽就在这个时候出场了,他对太子孙和的教导可谓面面俱到,自己也是不遗余力:“教以书艺,好学下士,甚见称述。”《吴书》上谈到孙和,说孙和好文学,善骑射,承师涉学,精识聪敏,尊敬师傅,爱好人物。孙和被立为太子后,以阚泽为太傅,薛综为少傅,蔡颖、张纯、封俌、严维等名士为侍从。这样的一群人在太子周围,自然会让以前跟着孙登的那些人聚拢过来,在这些人看来,孙和有能力,有品德,和当初的太子孙登不相上下,况且其所立符合了儒家的立长原则,当两位太子的力量,组合到一起的时候,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,让孙权不得不抽时间想上一想。
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,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,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,从而产生为祸作歹的念头,此风不可助长,上表表示应当杜绝。又有都督刘宝状告中庶子丁晏,丁晏也状告刘宝,孙和对丁晏说:“文武官员称职主事,能有几人?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脸攻击,都企图坑害对方,这怎么会有福运呢?”于是孙和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,使他们相互交往厚待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