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 战死绵竹——诸葛瞻、诸葛尚、诸葛京、诸葛质(1/5)
诸葛瞻,字思远,琅邪阳都人,三国时期蜀汉大臣,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。少时聪惠可爱,但诸葛亮认为他难成大器,十七岁时娶公主为妻,以后不断升迁,诸葛瞻精通书画,记忆力强,加上蜀汉人士怀念诸葛亮,于是偏爱诸葛瞻,使他的名声有些名过其实,后来诸葛瞻统领朝政,因黄皓专弄大权而无法纠正刘禅失误。邓艾奇袭阴平,诸葛瞻没有及时据守险要,致使邓艾进入平原,后来诸葛瞻拒绝邓艾的招降,在锦竹与邓艾展开激战,兵败战死。但其临难死义的行为,连敌人也表示敬佩。后来史官常璩向原居蜀汉的长老考证,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,所以诬陷诸葛瞻,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。
诸葛尚,三国时期的人物,诸葛瞻长子,诸葛亮之孙,博览兵书精通武艺,邓艾带兵由江油南下时,随父诸葛瞻迎战敌军于绵竹,与父俱殁。
诸葛京,字行宗,诸葛亮之孙,诸葛瞻次子。诸葛瞻与诸葛京之兄诸葛尚在绵竹抗击魏军战死后,与诸葛亮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一脉,蜀汉灭亡之后,他与诸葛攀之子诸葛显内移河东,初任郿县令,后任江州刺史。
诸葛质,诸葛瞻之子.蜀亡后,刘禅之子、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,派诸葛质为使,与夷帅孟虬通好,刘恂得在南中永昌定居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