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渊生七子——夏侯霸[附:夏侯衡、夏侯称等](2/5)
但夏侯渊是被蜀汉给干掉的,这是个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,那如何化解这个尴尬呢?后主刘禅主动提起了夏侯渊之事,该面对的总要面对,刘禅对夏侯霸说,你父亲当年是战死沙场的,不是被我刘家的先人所害。“卿公自还害于行间耳,非我先人之手刃也”,轻轻一句话,就将这个死结给解开了。确实夏侯渊的脑袋不是刘备亲手砍下的,是战争这个可恶的东西,伤害了你的父亲夏侯渊,不关我们刘家什么事,夏侯霸杀父之仇的报复对象,从具体的蜀汉刘家,被刘禅巧妙的转化为抽象的战争。刘禅与夏侯霸相逢一笑,泯却恩仇后,又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,让他们拜见夏侯霸,还指着儿子对夏侯霸说:这是夏侯家的外甥。蜀汉的皇子成了夏侯家的外甥,他夏侯霸还有什么可说的,必须尽心尽力的为蜀汉事业,贡献自己这一把老骨头。
面对这个年过花甲、一生征战沙场的老将,刘禅先化其怨,再收其心,三言两语忽悠,使得夏侯霸死心塌地为蜀汉卖命。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夏侯霸参加了姜维对魏国的多次北伐,并英勇战死沙场。夏侯霸归蜀之后,他留在曹魏的后人,虽然没被追究,但迁出故居谪到了乐浪郡,后来得三叔夏侯威的照顾,夏侯霸的女儿嫁给了西晋初年的名将,羊祜为妻。夏侯霸在西蜀贵为国舅,但真心的朋友可能不多,与蜀将张嶷曾有言语冲突,闹得很不愉快,在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中提到夏侯霸为西蜀出谋献策,原文是这样的:“维问于霸曰:“司马懿既得彼政,当复有征伐之志不?”霸曰:“彼方营立家门,未遑外事。有钟士季者,其人虽少,若管朝政,吴、蜀之忧也。”士季者,钟繇之子尚书郎会也。”
史书上能数得着的夏侯霸为西蜀效命的战绩只有:延熙十八年,曹魏方面秉政的司马师病亡了,蜀汉姜维乘机与车骑将军夏侯霸、征西大将军张翼等督数万人,分兵三路北伐魏国。很显然,在作战时夏侯霸是独挡一面的,然后蜀军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,魏国死者达数万人之多。因为夏侯霸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曹魏,西蜀本身又没有设置专门记载历史的史官,在《三国志》中,其实也算是“风云人物”的夏侯霸,却没有专门的传,所以他什么时候死的没有人说得清,估计应该活到了七老八十吧,他在西蜀子女的情况也是个谜,只知道继承了他的谥号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