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七章 火速赈灾(3/5)
朱瀚大手一挥,大方的说道。
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。
石见银山那是真真正正的银山。随便挖一镐头下去,都能挖出来大把大把的银子。
反正短时间内,他们是完全不用担心,银子不够用点。
朱瀚只是很感慨,刘崧不愧是连朱元章都敢骂的人,什么办法都敢说啊。
这家伙难道就不怕,自己这个英王事后收拾他?
要知道,建设燕京对于朱瀚来说,可是非常重要的政绩。
至少在旁人的眼中看来,绝对是如此。
否则的话,朱瀚也不至于如此上心啊。
不仅亲自来燕京监工,又是弄什么招标大会,又是弄什么公审大会的。
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,刘崧竟然能因为其它地方的事,就提议动用建造都城的银两?
这就好比后世一个公司的董事长,好不容易从各种地方坑蒙拐骗了几百万,想要投资一个大项目。
可公司的经理,却跟董事长说,公司的某某部门因为一些原因发不出工资了。
先把这个大项目的钱拿出来,给员工们发工资吧。
但凡董事长没有当场炒了这个经理,都算他跟董事长沾亲带故。
而刘崧却完全不考虑这些。
朱瀚的想法是发么,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他唯一想的只有一件事,怎么把救灾这件事做好。
新都成没有建造完毕之前。
朱瀚,徐达,刘崧三人,就是燕京唯一能够做主的人。
在他们的目标达成一致之后。
整个燕京都迅速的运转起来。
这个时候,刘崧也突然发现了,把工程给那些商人去做的好处。
那就是,朝廷几乎不需要在投入人力物力,去管理这些工程了。
只要留下监督人员,按照标准验收就行了。
这要是换成以前,这些工程说不定都要停一停了。
朝廷大肆收购粮食,这也导致了粮食的价格一天三涨。
早上一石粮食还不到一两银子,到了晚上已经涨到一两二钱了。
虽然大同大旱的消息,还没有完全传开。
但是,很多鼻子灵敏的商人,已经从朝廷的动作之中,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刘氏粮行,大掌柜刘平安正在记账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