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 准备当盐贩子,改良晒盐法(2/5)
朱元章和李善长都是松了一口气,感觉自己找到了突破口。
想要再次出兵江南去打草谷,那就得去找朱瀚商议行动了。
因为义军的水军,现在全都是在除州六合一带,由朱瀚统领。
“那咱明天,就去一趟除州,跟七五商量一下出兵的事情!”朱元章笑道。
次日一早,朱元章就辞别了马秀英等人,带领几百名亲卫快马加鞭飞奔除州。
天色落日,朱元章就已经率人进入了除州城。
一见到朱元章来了,朱瀚也是心中大喜。
“哥,你咋这么急来了。”朱瀚连忙迎上去。
朱元章看到朱瀚,心情也是大好。
一边上下打量着朱瀚又窜高一些的个头,一边笑着说道。
“不来不行啊,要是再不来,咱和兄弟们,可就要饿肚子了。”
听到朱元章这么说,朱瀚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了。
除州和定远的情况差不多,打土豪分田地,可是把义军的名声给打出去了。
开始的时候,是成千上万的流民涌进了除州,获得了粮食农具和布料的安置。
随后,更多的流民涌进除州,让富庶的除州府衙也是有些吃不消了。
定远在北边,更是靠近战乱灾荒的中原一带,流民情况只会更多,不会更少。
果然,朱元章把事情原委一说,根朱瀚猜的差不多。
“而且,不仅是流民,咱还答应了刘福通,给他们几十万的粮草和布匹,话已经说出去了,可不能反悔了。”朱元章说道。
朱瀚点点头,很显然也是赞同老哥朱元章的这个举动。
“刘福通他们三路北伐,毕竟讨伐暴元,咱们要是不出兵,也得出点粮食,要是俩粮食都不出了,肯定得有不少人背后骂咱们是捡便宜的小人咧,到时候可不利于招揽英才。”朱瀚说道。
斤斤计较眼前的那点粮草钱财,显然不是什么大格局的行为。
“所以啊,咱就想要跟你商量一下,再出兵南下,搞回来一波粮草!”朱元章说道。
他一路上,已经是把计划给想的差不多了。
无非就是义军水军开进长江,摆出大举进攻的架势,逼迫江浙蒙元官吏们送钱送粮食。
哪知道,朱元章的话一说出来,朱瀚却是摇头表示了反对。
“哥,不行,我们不能这么干!”朱瀚说道。
朱元章顿时一脸惊讶,“为什么不能这么干?”
朱瀚微微一笑,“哥,你忘了,咱们不久之前,可刚刚去了一趟,把集庆府给搜刮的一干二净呢。”
“哼,那么大个集庆府,那么大的江浙行省,肯定还有许多粮食,咱们再去抢一波,有什么问题。”朱元章说道。
“哈哈,哥,这可不一样,我们上一次拿的可是赎金,而且还保证了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去攻打集庆府,要是出尔反尔,可是又损信誉啊。”朱瀚说道。
“一帮子鞑虏,跟他们讲什么信誉!”朱元章不以为然。
“不,就算是跟鞑虏,也一样要将信誉,只不过这信誉,不光是给鞑虏看得,也是给江南的士绅百姓们看得。”朱瀚说道。
“那咱们缺粮食呢,该怎么办,总不能为了讲信誉,把自己人饿死吧。”朱元章有些无奈。
朱瀚对于这个问题,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。
“哥,既然江浙有粮食,那咱们去买就是了!”
“去买?”朱元章一听,顿时就是急眼了。
“对啊,去买粮食。”
“七五,你这不是瞎说嘛,咱们哪有那么多的银钱,还得留着发军饷呢,而且,江浙一帮子奸商,咱们要是大规模的去买粮食,他们肯定坐地起价,就算是有金山银山,也不够他们哄抬物价的!”朱元章气呼呼的说道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!
他们兄弟二人,流浪多年,见惯了那些奸商们的嘴脸。
活命的粮食,真到了危急时刻,基本就是无价的。
平常日里五六文钱一斤的粮食,轻易涨价到五六十文,已经是粮商们活菩萨大慈大悲了啊。
暴涨上百倍价钱的粮食,朱元章都是亲眼见过。
江浙那一帮子奸商士绅,若是不带着刀子去抢去威吓,只怕把自己卖了,也买不回来多少粮食。
“哈哈,哥你说的这话,实在是太对了,对付这些奸商,还真的有个好办法。”朱瀚笑道。
看到朱瀚如此澹定,朱元章立刻意识到了,肯定他有了主意了。
朱元章当即大喜,“七五,你是不是有了主意了?”
朱瀚微微一笑,然后说道:“没错,哥,我昨天也是想出来了一个办法。”
“什么办法,快说。”朱元章连忙催促。
只听朱瀚慢悠悠的说道。
“哥,江浙的粮食,基本都是在豪商士绅手中,伯鲁那些蒙元官吏手中,根本没有多少存粮,咱们就算是去抢,也是要大费周章,那些豪商士绅可有的是本事拖延。”
西红柿
“所以,最快最便捷的办法,那就是去买!”
“不过,咱们要去江南买粮食,可不能用金银,兵荒马乱的年月,金银也不那么值钱了。”
“我们得拿点有价值的东西,就跟那粮食一样,他们要是拿粮食掐我们脖子,咱们就用这个掐他们的脖子。”
朱瀚的一番话,说的是胸有成竹,直把朱元章听得心里痒痒。
“七五,你就别急咱了,赶紧说是什么法子?”朱元章催促道。
朱瀚笑着说道:“盐!”
“什么,盐?”
这个答桉,倒是大大出乎朱元章的预料。
“没错,就是盐!”
“可是,咱们除州这里,还有定远,根本就不出产盐啊。”
盐可是个好东西,除了吃喝之外,人要活着,最不能缺的东西,那就得是盐了。
所以,卖盐也就是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整个天下有名的食盐产地,其实并不是很多,基本都是有数的。
比如淮东的泰州扬州一带,北方的山东至沧州一带,南方的福建一带,内陆地区则是四川、山西和西北的井盐湖盐。
除了这些地方,其余的地方基本都是没有大规模的食盐产出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