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天算不如我算(4/5)
同时缓坡还有一个作用,那就是尽可能多地将进攻方士兵留在守方城下。面对平地上的要塞,攻城一方打不过还可以选择逃跑。
然而有了这个缓坡的存在,他们逃命都成了奢望,剩下的只能是奢望对方不是杀红眼的屠夫。
棱堡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,但也正是它的出现,让欧洲打了两百多年的围城战,而不敢选择大规模攻城。当然也不是没人敢对其发起强攻,比如拿破仑战争时期着名的愣头青拉纳元帅,可惜最后与卡尔大公作战时被炸断了双腿不治身亡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想要攻下棱堡必须要有大口径与强穿透力的火炮。显然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不具备这个条件。英国皇家海军倒是装备这类火炮,但是想要把重达几千斤的重炮从海边翻山越岭运到贝尔格来德城下,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。
大战一旦爆发,加利西亚也将会成为主战场,不过在这一地区,俄国人同样没有优势。
此时的奥地利并不是一战时期的奥匈,兵无战心,一将无能累死三军。这一时期,无论是小将阿尔布雷希特大公,还是老将军拉德茨基元帅都不是软柿子,他们都具备相同的特点,擅长进攻不说,更是使用骑兵的行家。
其次就是统治基础,奥属加利西亚是在1848年唯二没有参与叛乱的地区,另一个是蒂罗尔。反观俄属波兰地区,一年三小叛,三年一大叛,与稳定二字根本毫无联系。
所以奥地利完全可以与波兰复国组织联系,并且许以承诺,这样一来俄国的后方恐怕就不得安宁了。同样,沙俄内部的犹太人、哥萨克人、高加索人(车臣..)、西伯利亚人也会蠢蠢欲动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