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9章 出关之战(3/5)
两天时间,叶尔羌汗国斥候被明军夜不收清理干净……
……
在叶尔羌汗国占领关西七卫后,明朝没有做出什么反应,这么多年过去一直如此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!
尽管大帅哈斯要求加强警惕,可是他下面那些人根本不当回事,他们不相信明军会攻打他们。
第二天
曹变蛟和孙应元李岩等人,站在嘉峪关城楼四下和观望,眼前情景让他们大为赞叹。
河西走廊,是华夏着名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。
自汉武帝以来,这块狭长辽远的地域就和北部的龙首山、合黎山、马鬃山,南部的祁连山以及西部的广大地区揽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。
明朝初年,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西凯旋,在嘉峪关设立关城,以此来保卫胜利果实,更好地抗衡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威胁。
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,明朝只知道防御,其实不然,明帝国为了加强边防的防卫,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。
早在明朝初年的朱洪武时期,明帝国就在长城沿线和军事要塞设置了一系列军事防御体系。
并且大张旗鼓地重新修筑长城,这次重修长城,声势浩大,前所未有。
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,例如赵长城、齐长城、燕长城,再到秦始皇修筑的秦长城,乃至后来的汉长城。
这些长城在明长城面前都是小儿科,充其量只是修筑院墙、设置篱笆罢了,和明长城比较,几乎土得掉渣渣。
明长城在中国历代有关长城修筑中,创下了诸多记录。
不论是长度,还是高度,无论是坚固,还是美观,历朝历代的长城跟它都没法比。
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气势雄浑,美观大方的砖包城墙,全部都是明代的杰作。
不要认为长城只有一万三千里的长度,事实上明长城除了这一万三千里的外长城,还有众多的内长城,内外相连,相互配合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。
曹变蛟和孙应元他们以前都不知道,长城居然从还京师修到遥远的西域,怎么能不惊叹呢!
第三天,派出去的夜不收全部安全回来,他们干掉沿途遇见的所有叶尔羌汗国探马。
接到情报,孙应元传令,天黑前,全军开始吃饭,吃饱喝足后准备出关杀敌。
明军将士饱餐战饭后,天黑后大军开出嘉峪关。
张煌言,张家玉,茅元仪,杨宝,佟定国,陈德,李大牛各自率领大军攻打罕东卫。
因为护国军年轻将领成长很快,半数主将外调驻军或者在训练新军,这次出征基本以年轻将领为主。
要说护国军最年轻有为的将领,非李寿廷和张书廷莫属,他们如今正在台湾练兵,当然还有满义,张家玉等等!
张煌言和张家玉读者们都很熟悉,毕竟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,他们现在也成为年轻一代佼佼者。
杨宝加入护国军多年,也是靠努力后来居上。
佟定国乃是民族英雄佟瀚邦之子,现在也已经成长为一营副将(护国军一营副将官衔不定,有侯爵也有参将)
陈德是原来河南总兵陈永福之子,也就是射瞎李自成眼睛之人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