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8章 劝降李定国(4/5)
吾皇圣明又惜才,知道你们在江南只杀贪官地主,并未危害百姓,只要少将军和诸位能够放下武器归顺朝廷。
神武皇帝可以保证,对你们过去行为,既往不咎,更不会秋后算账,并加封你为副将,其他几位首领均可加封游击将军。
肆虐大明辽东的建奴已经被灭,几百年来屡屡侵扰大明边关的鞑子也已经平定,吾皇不想再对你们动刀兵,希望你们好好考虑考虑……”
高文采说到这里,突然又微笑补充几句:
“哦,对了,还有件事向你们吐露一下,刘国能李万庆他们和高一功刘芳亮部,现在均已经归顺朝廷,整个大明目前只有你们这一股义军!”
高文采最后这段话,看似向李定国泄露机密,其实乃是警告李定国他们,如果继续顽抗,后果自负。
“什么?刘国能十万人马竟然悄无声息的投降了,连高一功他们也已经归顺朝廷?”
听到刘国能和高一功已经投降朝廷,几位首领都大吃一惊,他们几乎同时从座位上站起身,不可置信的看着高文采。
如果刘国能和高一功等人真的都已经投降朝廷,那么全国就只有他们三万多义军了,大明军队可以毫无费力横扫他们……
不过李定国很快就镇静下来,以神武皇帝的魄力,他不会允许流寇继续存在大明,日后必然派兵南下镇压义军。
既然高文采已经来到台州,说明吉安和九江肯定有官员去劝降,顺应局势,刘国能和高一功归顺朝廷很正常。
李定国不禁回忆起当初纷纷烈烈的各路起义军,那时是何等规模和威势。
陕北的王二第一个举起了起义的大旗。
陕西地区算是当时的重灾区,赋税繁重不说。
而且连着好几年都没有下雨了,严重的干旱导致农民们颗粒无收、饥荒不断、饿殍遍地,时不时的还有人吃人的事情发生。
王二宣布起义之后,陕北的百姓们纷纷都起来响应,他们一起攻官衙、杀官吏、劫富人、济百姓。
后来随着众多饥民和逃兵的加入这支义军迅速壮大了起来。
王二起义不久,陕西府谷的王嘉胤也宣布起义。
他率领着饥民们对抗官兵,转战于西北各地。
这支农民起义军人数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了三万之众。
王嘉胤死后王自用率领着义军活跃于山西、河南一带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!
王自用在与明军的交战中受了重伤,不久便病死了,王自用死后这支队伍宣告解散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