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9章 曾几何时,小说家在诸子百家中被视为小道,难登大雅之堂(2/5)
教育政策:
昔者,秦始皇帝统一六国,海内一统,车同轨,书同文。
秦始皇三十四年,颁禁私学令,以吏为师,教化以法。
博士官七十人,掌古今历史文化,备顾问。
文字统一,小篆为书体,编《仓颉篇》《爰历篇》《博学篇》,为学童识字之用。推行礼教,以忠孝为政之本。
今岁,帝下诏,咸阳建帝都大学,四十八郡建官方学堂,科举之制将行,此乃开天辟地之创举,为天下学子敞开进身之阶。
公子扶苏与上卿蒙毅奉皇命亦筹备于边境设学堂,邀匈奴贵族子弟共学,以增两国之了解,欲以文道与商贸化干戈为玉帛。
学术成果:
诸子百家于新制之下,皆展其能。
儒家弟子论仁礼之德,法家之士言法政之要,墨家巧匠研机关之妙,道家高人悟天地之道。
秦土百家争鸣,学术昌盛!
学校动态:
帝都大学之筹建如火如荼,能工巧匠日夜劳作,不日即将落成。
各郡学堂选址已定,师者招募正紧锣密鼓进行。
各郡学子们闻风而动,皆摩拳擦掌,欲在新学之中一展抱负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