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咸鱼难当(2/5)
陈若彤调侃道:“呦,三哥还是个闲不住的人呢,没活干,你倒不乐意了。那我给你找点活让你忙起来,你可别怪四弟折腾你呀!”
“好啊好啊,四弟可劲儿折腾我,我是乐意的!”陈三河来了精神。
于是陈若彤跟陈三河谈了她和朋友一起开银楼的打算。所谓的和朋友一起开银楼,也就是和张一顺合作,依旧是给他二分利。说是给张一顺的利润,其实是张通判受益。其中有一份利是记在张通判的女儿张瑞希的账上,这些张一顺都和她说过了。
再过一个月,任命张知府上任的折子就会下达,所以她得抱紧张知府的大腿。张知府的确是个清官,但也是相对而言,水至清则无鱼,只要不过分,上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光靠朝廷发的那点俸禄,养不活一大家子人,你不让人家搞点副业能行?能有力气为朝廷办事?当官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,也别说谁清谁贪,拿捏好分寸就好。
陈若彤交给陈三河一个任务,那就是生意不忙的时候,自己当个设计师,画各种首饰。然后,陈若彤负责招聘手艺过硬的银匠打造首饰。再把空间里那几箱子首饰,挑合适的拿出来,洗一洗,打磨打磨,重新上架往出卖。要不然,那些首饰堆在空间,失去了它们存在的意义。还有空间里金店的那些现代首饰,金的她舍不得拿出来卖,但许多高质量的银饰品,可以作为高端首饰高价出售,上面的钢印无需管它,若是顾客问起,就说这是银楼的标记,每一批首饰的标记都不一样,这样就更显得首饰的珍贵了。其他银楼是不会有激光打印的印记的,反而是一大亮点。她也懒得再费那脑细胞给银楼起名字,来个现成的--“荟萃楼”就行了,于是筹备开银楼的事儿,提到日程上来了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