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章 终于亲政(2/5)
首先便是说高太皇太后,“老奸擅国”,甚至,当众提出,要追高滔滔的太后称号。
不难看出,赵煦对于高太皇太后,以母改子,彻底废止了赵顼多年以来强力推行的富国强兵之举,是何等的深恶痛绝。
对于已死的司马光,赵煦下旨,追贬其封号。把蜀党的苏轼、苏辙,还有洛党的刘挚,都一律赶到了偏远的岭南一带去。
作为皇帝亲政,本来就连那些关押在狱的人,都有一个大赦天下的之机。
然而,对于那些遭到贬谪的旧党,赵煦简直是零容忍,放逐于岭南,眼不见,心不烦。
赵煦肯定了神宗朝时大改革家王安石,追谥号为“文”,并下诏,王安石配享神宗的庙廷。
此举一出,举国都已经明白,赵煦这是要继承父皇的遗志,重振新法,走富国强兵之路了。
赵煦把神宗朝改革家章惇、曾布等人,召回到京师,恢复了王安石提出的青苗法,募役法,保甲法,免役法。
这样的做法,动摇了大地主,豪强的利益,却是真正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。
与赵顼相比,赵煦自亲政以来,态度就极其强硬,高太皇太后时,那什么三党之争,到了赵煦这儿,直接让你到最偏远的地方去,想怎么争,就怎么争。
亲政以后,赵煦就迫不及待地把母亲立为了太后,并把她的待遇,直接调整为与向太后一样。
高太皇太后没了,现在明面儿上,向太后依然还是太后,但在后宫之中,所有的人都更倾向于赵煦的亲生母亲朱太后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