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7章 赵元僖好运来了(3/5)
重文抑武,看来,在朝中是起到了作用了。满朝文武,那是真的多数都成了软骨头了。
赵炅却故意板起面孔,“诸位爱卿啊,长痛不如短痛。官家记得,当初南唐后主派人前来求和,先帝说过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眠。诸位,如今我大宋国力强盛起来,是时候,与契丹人好好地较量较量了。”
“陛下,打不得啊。先帝尚且派人去和契丹修好,那契丹人袭扰我边境,不外乎是想得到点好处。咱干脆送些好处过去,咱宁愿花些钱,买得长久的安宁,最没必要的,便是去和人争强斗狠,结果弄得两败俱伤,有啥好处。”
“陛下,那幽云十六州,又不是从咱大宋手里丢的。咱这又何必与契丹人计较呢?真正仁德之君,指定不会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,只要咱老百姓过得富足,朝野都会记得你的好的。”
“陛下,以老臣之见,咱派兵驻守北方边地,只求抵御契丹袭扰。以我大宋之仁德,真没必要兴兵犯契丹之边。再说,那苦寒之地,哪能与我大宋中原相比,自家穿着皮袍子,就没有必要去羡慕人家的破衣服了。”
朝中的好些文臣,都从江山社稷,从黎民百姓的角度,讲到了兴兵伐辽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赵元僖也站出来,劝赵炅收回成命,说兴兵伐辽,对于皇家来说,那就是一句话,可对于无数的家庭来说,却是派出了自己最强的劳动力,把青壮年,都送到了战场上。
对于宋辽来说,当今之计,应守住不战的底线。
元僖还说到了这些年,国家安定平稳,有好些从契丹辖地而来的生意人,把大量的契丹好东西,贩运到了汴京来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