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 寿宴(下)(2/5)
圣明之君,必有忠贤之臣。其所以相遇也,不求而自合;其所以相亲也,不介而自亲。
唱之而必和,谋之而必从,道德玄同,曲折合符,得失不能疑其志,谗构不能离其交,然后得成功也。其所以得然者,岂徒人事哉?授之者天也,告之者神也,成之者运也。
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,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,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!
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方言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!
且问此言与死于安乐相悖否?非也!然世人皆不可享乐乎?亦非也!修缘本白丁,受天恩得照扶,岂有不重心重行,不忠君爱国之理,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
修缘不过弱冠之年,若无轻锐狂傲之气,岂不是枉费这满腹经纶!然丞相所言非虚,李羿确非实干之人,入不得中书。但求礼部乐府谋得一席之地而泰然受之,并无封侯拜相之志,也无骄奢淫逸之思,只求张弛有度,常乐安康也。”
李羿这番大论说完,只见天空汇聚的紫气如同潮水般涌入其体内,在场所有人都看得是目瞪口呆,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才气汇入一人之身,李羿迅速吸纳完紫气。
寿宴上四位大儒皆是起身行礼,李羿一一还礼,随后转身朝向南梁使团开口说道:“回去告诉刘宏,只要他敢犯我大魏,等待他的将是我大魏王者之师挥下的复仇之剑,剑锋所指,所向披靡!”
李羿的这句话是摆明了他对南梁的立场,萧宗纲一时间不知所措,呆立当场,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来。
萧太后猛一拍桌子骂道:“李羿!你眼中还有没有哀家,有没有皇帝!你区区一个乐府常侍郎,怎敢在这里胡言乱语!还不退下!”
李羿立刻转身跪倒在地说道:“李羿一时冲动还请太后陛下降罪!”
萧太后冷声道:“哼,要不是念在你这歌舞编排的不错,哀家定要治你个大不敬之罪,这次就算你功过相抵,不赏不罚,你且入席吃酒去吧。”
李羿叩首谢恩退身入席,萧太后对着萧宗纲笑道:“侄儿,让你见笑了,我大魏年轻一代太过狂傲,连哀家都管不住,失了礼术,你可要多多包涵啊。”
萧宗纲这才反应过来,自己失态了,但是人在屋檐下怎么能不低头,只得笑道:“姑母言重了,在建康就听刘侍郎提起过李常侍,说他必然会成为魏国的肱骨之臣,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。”
拓跋俊笑问道:“刘侍郎?哪个刘侍郎?”
萧宗纲答道:“回陛下,是我梁国新任的工部侍郎刘宏,刚刚云游求学归来。”
拓跋俊当然知道这个刘侍郎是谁,可他依然明知故问道:“哦?云游求学?学到了什么?”
萧宗纲也不遮掩,这都是公开的秘密,他笑道:“刘侍郎本是云游求仙问道,不曾想意外学到了一门偃甲术,很是厉害。深得父皇赏识,现在正欲以此术开宗立派。”
鲁侍郎一听这话,气就不打一处来,起身骂道:“哼!什么偃甲术!非明是那贼子刘宏从我大魏偷学的墨家机关术!改个名字竟然还想开宗立派,当真是无耻之极!”
一旁的虞峰起身行礼道:“鲁大儒莫要动怒,刘侍郎说过他的偃甲术与魏国墨家机关术确有相通之处,但又有着天差地别,虽属同宗但绝非同门,是他自创的一种全新的术法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