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避免对孩子“双重束缚”(2/5)
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摇篮,其影响力不言而喻。然而,当这份影响力变成了无形的枷锁,尤其是母亲在无意识中对孩子实施“双重束缚”时,其后果不得而知……
双重束缚真的是无形的“精神牢笼”吗?如果孩子一辈子在这个里面又怎样呢?
“双重束缚”(Double Bind)这一概念,最早美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·贝特森提出,以描述一种在人际关系中,个体接收到两种或更多相互冲突的信息或要求,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无法满足另一方的情境。
也就是说,父母不经意间对孩子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,孩子无论怎么做都感到挫败和困惑。
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,父母内心高兴,但怕孩子骄傲,期望他更加优秀,于是,忍住高兴,持续打压,“这算什么,别人更优秀。”
这种矛盾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,长此以往,损害其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,甚至诱发心理问题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