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解救秦尚志(2)(1/5)
河内陆处红河三角洲,土地肥沃,气候湿润。农业是河内的传统产业部门,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河内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已建有较为系统的工业体系,拥有机械、化工、纺织、制糖、卷烟等工业部门,其中机器制造在全国处于中心地位。
河内是越南的交通中心,陆运、水运、空运都比较发达。公路四通八达,从河内可通往越南全国各地以及柬埔寨、老挝;铁路南可直达胡志明市,东可至海港城市海防,北连钢城太原,西北、东北分别可达中国云南和广西。水路可顺红河向东直达大海。内拜国际机场是越南的第二大国际机场。依靠便利的交通网络,河内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和产品集散地。
河内的主要居民为京族,通用越南语,主要信奉佛教、天主教。京族的大姓有阮、陈、吴、黎等,与中国人一样,他们也是姓在前,名在后,多数是单姓双字名,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。
河内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,主要包括越南本土、中国和法国三种风格。独柱寺是最具越南民族特色的建筑,寺庙选用高级木料建成,整个寺庙建于灵沼池中一根直径为1.25米的巨大石柱上,远远望去就好似一朵出水莲花一样,非常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。文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建筑,其建筑风格与我国国内的文庙如出一辙,庙内悬有康熙亲笔御书的“万世师表”汉字匾额,正殿内设有孔子供桌,两侧奉祀中越两国先儒;庙内还存有80多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,分别由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背驮。圣约瑟夫大教堂,又名河内大教堂,是河内很具代表性的法式建筑,据说是仿巴黎圣母院兴建而成;它是河内最古老的教堂,也是河内天主教徒的活动中心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