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2章 曹刘议和,曹操的条件(1/1)
正所谓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 曹丕觉得今日一番父子对谈,比自己平日里瞎琢磨好几天都有用! 最关键的是,经过今日一番教导之后,曹丕也明白了。 父亲大人膝下数子,最看重的还是自己。 虽然并无正式名分,可比起曹植曹彰等人,明显更得看重。 只要自己继续表现,不犯错误,将来总有一天能够承接曹家大业! 曹丕告退之后,立即着手研究这次双方和谈事宜。 建安十二年,七月初八,许都。 经过一路奔波之后,刘军正使诸葛亮,副使孙乾二人,终于成功赶到。 上一次刘备派人前来许都,只是询问一下,曹操有无和谈的意愿。 既然曹操已经答应和谈,这次当然是要派出重量级人物前来。 刘备自己不可能前来许都,关羽张飞,也不太合适。 所以他思来想去,只能让诸葛亮和孙乾二人前来。 这次和谈,虽然看起来是双方之间互相罢兵。 可曹军主力从幽州回转中原地区,双方实力明显是曹强而刘弱。 在这种实力差距之下,刘备也只能主动派人前来许都进行商谈。 二人赶到许都之后,依着曹操的意思,本来是要他们俩先去拜见天子刘协,然后再商讨罢兵事宜。 可诸葛亮对于这事儿,却死活不肯! 没办法,如果是刘备称王之前,诸葛亮对于拜见天子倒也不反对。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?刘备不得天子诏令自立为王! 说严重一点,这跟吕布一样,都是大汉朝廷之叛逆! 这个时候再去面见天子,有何脸面啊? 曹操之所以有此安排,也是存心想要恶心一下诸葛亮和孙乾。 不过诸葛亮一直推脱装傻,最终还是没有见成。 丞相府邸,议事大厅之中。 刘军正使诸葛亮,副使孙乾全部到场。 朝廷方面,曹操是以荀彧为主要负责人,夏侯惇、程昱,包括曹丕在内进行旁听和打下手。 谈判这种事情,曹操一开始是不会出面的。 只有双方正式商谈完毕,准备互相签订契约了。 曹操才会选择性的露个面,也算是正式立下盟约。 看到诸葛亮和孙乾二人,全都是正襟危坐。 荀彧率先开口道:“大家开始和谈之前,本官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。” “那就是徐州之战,是贵军已经坚持不下去了,所以主动前来求和,而朝廷方面只是顺势答应而已。” “所以和谈之事,说到底,是贵军有求于朝廷。” “孔明以为,此论是否准确?” 谈判这种事情,总有一方强势,一方弱势。 荀彧之所以非要强调这一点,就是想要在开始谈判之前,先把诸葛亮和孙乾的气焰给压下去! 听到荀彧此言,诸葛亮神色肃然道。 “徐州之战虽然一直是我军主攻而贵军主防,不过念及楚军东进,朝廷局势动荡不安,还有荆南之地临江城池险要等问题。” “这次和谈,只能说我们双方都不愿意继续消耗,所以才坐于此处。” “不过天子在朝,荀令君如此说来倒也无妨。” 诸葛亮又不傻,自己死拖着不去面见天子,本就率先耍赖一回。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不给荀彧留面子,万一盲夏侯发起怒来,直接派人绑着自己前去面见天子,那岂不是更丢人? 所以提前示弱,也算是有自知之明! 荀彧笑道:“想要朝廷和贵军互相罢兵,这事儿倒也不难。” “只要孔明能够代表贵军,答应三个条件即可。” 诸葛亮拱手道:“还请荀令君明示!” 早在出发之前,诸葛亮和刘备几番商谈,就已经做好放血的准备了。 毕竟这一次谈判,本就是朝廷实力更强。 如果一点好处都不给,怎么可能继续往下谈? 诸葛亮现在只希望,荀彧不要下手太狠! 荀彧正色道:“第一个要求,刘备正式昭告天下,去除汉王名号!” “作为补偿,朝廷方面会给他荆州牧,赐爵涿县侯,有都督荆、扬、交、益四州军事之权!” “第二个要求,之前被贵军占据的徐州四郡,彭城、东海、下邳和广陵等地,务必要全部归还朝廷!” “第三个要求,作为战败一方,贵军要负责赔偿朝廷大军此番出兵消耗,合计给钱一百万,再加十万石粮食!” “只要这三个条件,贵军都能答应下来,从今之后朝廷和贵军之间就不会再起波澜,咱们各自安稳~!” 听罢荀彧这三个要求,孙乾立马被惊的手腕一抖。 诸葛亮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,心里面同样是叫苦不已! 好家伙,这三个条件,除了最后一个还有的商量。 刘备去王号,归还徐州四郡,诸葛亮都不愿意答应下来! 知道朝廷方面肯定会狠狠捅一刀,没想到捅的这么狠啊! 诸葛亮略一拱手道:“荀令君,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吧。” “现如今朝廷之外,一共还有三路诸侯。” “其中吕布自领楚王,公孙康自领平州牧,而我主刘玄德领汉王。” “虽然汉王爵位,确实不在朝廷官制之内。” “可无论如何,毕竟没有威胁到天子地位,所以这件事情,能否宽宥一二,不再继续追讨?” 诸葛亮的意思是,朝廷之外,大家现如今都是搞自立的。 可无论如何,王爵毕竟不是称帝。 既然天子还在许都,你们可以用他的名义继续压服四方就行了。 这个时候,没必要为了一个虚名,就继续纠缠不休啊! 荀彧果断摇头道:“吕布称王,那是因为楚军实力强大,朝廷奈何不得,更兼此人狼子野心不可能遂顺于朝廷。” “至于辽东公孙康,虽然自领平州牧有些狂妄,可无论如何,还在朝廷管制之内,只是幽州区划有所改变而已。” “可刘备自立为汉王,实乃对朝廷大不敬也!” “这第一个条件,也是我们双方互相罢兵的基础所在。” “如果孔明不能代表贵军答应下来,恐怕接下来就很难商讨了!” 荀彧话音方落,夏侯惇独眼一瞪冷声道。 “第一个条件就如此推脱不肯答应,我看你们,是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