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农家学派(2/5)
“三殿下,不知你花重金买这些个土豆子有什么用?请三殿下解惑。”
陈琦微笑着从二位老翁拱手:“两位大师。小子早些年在一本地理札记中看到过一种粮食,那种粮食不同于传统的五谷杂粮,果实都长在土下。最关键的是,那本地理札记中有明确记载,那种粮食的亩产高达两千斤,是黍和小麦的三倍,是水稻和高粱的两倍;而且,那种粮食喜旱不喜水,非常适合降雨量少的地方种植。”
“只不过,那本地理札记不仅是孤本,还是残本,他并没有说那种粮食具体在什么地方,甚至连方位都没有。所以小子只能用最笨的办法,花重金让人四处收拢和挖掘了。”
两位老翁在听到陈琦说那种传说中的粮食能亩产两千斤的时候,眼睛珠子都快掉出来了。要知道,现在的大元帝国,粮食来源还是集中在五谷种植,就算是最会打理农田的人,亩产也从来没超过一千斤。有个八九百斤,就可以被称为祥瑞,得到皇帝和朝廷的嘉奖了。
陈琦竟然说他找的粮食能亩产两千斤,两千斤呐,什么概念?如果真的能找到那种神奇的粮食,中元帝国将永远不再需要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了。那个时候,朝廷和百姓恐怕要担心的不是粮食不够吃的问题;而是要担心多余的粮食要怎么使用,才不让他们烂在粮仓里。
两位老翁有些急切的围在陈琦身边,打听起那本地理札记的事情来。
陈琦无奈的摊了摊手:“那本地理札记也不知道是时间太长了,还是被损坏过,变得糟锈不堪了。即便是我全身心的精心呵护了。最终还是没能保住,在一阵风吹过,化为满天的飞灰,消失不见了。”
“后来,我也曾很努力的回忆,想要将那本书的内容想起来,用自己的手将之记录下来。只可惜,我在看那本书的时候年纪尚小,有很多东西还记不太清楚,只得作罢了。”
“所以今天还是需要劳烦两位大师,协助小子寻找出那种神奇的粮食吧。”
两位老翁抱拳躬身,冲着陈琦行了个礼。
“多谢殿下照拂,杨凡全凭殿下调遣。”
“多谢殿下照拂,吴苗全凭殿下调遣。”
陈琦微笑着将两位老翁扶起,心中很是开心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