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 不言教(三)(1/5)
安南初和窦熹微调查了天河路小学六年级四班的情况,原来新版教材里安插了短篇文言文,其中有一篇则是《论语》。
班里的语文老师为了扩展知识,顺便教了孩子们《道德经》,其实也就是教了开篇两段的内容,向孩子们翻译一下,带领他们了解文学名着,提升文化素养。
当时顺便教《道德经》的班级只有六四班,六四班的语文老师金老师是全校的金牌讲师,在州府都拿到许多奖项,很多家长抢破头皮都要把孩子往他的班级送。
出了学校。
“原来现在小学就要上文言文了吗,太可怕了……”窦熹微初中读书的时候特别讨厌文言文,一堆弄不懂的文字还要反复背诵,什么之乎者也的,背不掉还要挨板子,可痛了。
“之前有听闻过,没想到真的实行了呢。”安南初和窦熹微的心情恰恰相反,他还挺赞成让文言文这种汉城古文化更早的和孩子们接触。
而且像金老师的班级,还会扩展课文内容,和孩子们讲讲当时的小故事,让孩子们课后自行查阅相关文章。
安南初觉得国家重视教育,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件好事,他本身就是从事文字研究的,古文字里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信息,可惜现在简化了,早期的信息全然流失,这是文化的损失。
“那些文言文都是短篇,全篇不过半百字数,中间删减许多,对高年级孩子而言,学起来其实不难。”在古文更早进入孩子视野中,这项政策的可行性方面,安南初做出了自己的估量。
“嗯嗯...反正我现在是不用接触,我已经解放了,让祖国的花朵尽情接受文化的熏陶吧。”窦熹微伸了个懒腰,她不愿再进行这种枯燥的话题,话锋一转: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