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韩振海的见闻(下)(4/5)
“还有别的做法吗?”
“有,炸土豆条土豆片,蘸着红薯泥吃又脆又香甜,掰下来的熟玉米粒装在碗里,拿汤匙吃,入口满是汁水,当饭吃都行啊。”
韩慧奕口水都要兜不住了:“爹爹,都要,都要一份~”
韩振海呵呵一笑:“好,就依你。这些都来一份,上大份的。”
冕州的商业越发达,内部竞争卷的就越厉害。街边摊贩都想要做多一些加工把价格提高了,酒楼更是往更深层次对玉米、土豆、红薯进行加工,哪家店有了新品,很快就会被人抄去,没几天全城的酒楼就都会了。不用一个月冕州各地都会流传开做法,虽然质量参差不齐,但绝对会有!
因此,玉米、土豆、红薯的新做法不断翻新,为了生意各家酒楼不断提升水平,很快就把薯条、薯片、红薯泥、红薯球之类的都搞了出来,更是把玉米当成了其他菜色的点缀,拿去替其他菜色做摆盘。
什么玉米粒蒸干饭连平民家庭都会做,酒楼里用筷子翻开鱼肚一看,里面除了鱼籽还有玉米,这种菜色更是不稀奇。
韩振海一家到此当然点了本地特色来品尝,结果上了一大桌子菜,吃不完都分给下人吃了。
小吃货韩慧奕吃的直摸肚子,嘴却停不下来,只觉得喉咙都要往外冒的时候才罢手。
“没想到这土豆也这么好吃,真是酥脆。刚才在街上我以为就红薯和玉米好吃呢。”
韩振海年纪大了,对饮食方面较为克制,但也吃了比过去更多的东西。称赞道:“冕州的烹饪方式竟然如此丰富,让我想起了南方省份。果然只要一处地方够富,自然享受方面就会很快跟上。唉。”
韩振海的妻子问道:“老爷为何叹息?”
“叹息其他地方却没有此地富庶,国事艰难之际,别处都在吃糠咽菜,此处过得似乎比京城里也不差,滋味涌上心头,难免要叹口气。”
韩振海妻子不以为然地说:“这里已经是老爷治下的地方了,哪里还要去想别处。不过那彭秋东的确是个能吏,街上连个乞丐都看不见,不知道是赶走了还是冕州就没有乞丐。”
韩振海淡淡地说:“却不是彭秋东的本事,是延寿教的本事。”
“一个教派而已,能有多少本事?”
“我们明天往曲阳城去。”
“啊?我们不是要去韦州首情城吗,你还想在冕州转一圈不成?”
“那延寿教就在曲阳城,也是从那儿发迹的,我得过去亲眼看看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