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 鸟渡岛挖金(上)(2/5)
鸟渡岛上的人口达到了1600人之多,而且老人、女人、小孩甚至婴儿都有,刚上岛的人不得不立即适应这个岛。
从气候到居住环境,以及生活习惯,都得重新适应。
好在他们在连阳县的盐场集中住宿了一段时间,对延寿教的规矩已经适应的差不多了。
如今除了居住环境换成了岛之外,其实大家的居住、饮食都不差。因为都是配给制,就不存在你的好、我的差,从吃的到用的到住的,大家都差不多。
大家不用想着挣钱、花钱之后,发现只要转变一下心态,这种日子过起来也蛮好的。
以前富人欺压,官府压迫,现在这些“匪寇”不从他们手里抢东西,只是让他们干活就有的吃、有的穿、有的住,不是挺好的嘛,比过去的日子还好。
特别是周宇为了建设好鸟渡岛,让这里成为今后延寿教产金银炼金银的大本营,他可谓是不惜血本。
除了种菜是岛上的人自己种,但家禽却是不停地通过船运运过来,绝不会短缺。家禽不仅能生蛋还能宰了吃,让大家多了几样菜色。
除了家禽之外,船运补给还会运猪羊过来,每次虽然不多,但大家半个月都能吃上一次肉。
盐、糖、油更是不缺,炒菜时不吝啬地放,做出来的饭菜香喷喷的,对大部分人来说,比过去在天水县城里过的日子要好多了。
也因此,这些原本天水县城里的人也没办法一条心地来反抗。
大多数的天水县城居民都不算富裕,更何况是旱灾之后,不少人也是在贫困线上挣扎。在这里忽然没有了生存压力,大家随遇而安,反正就这么过吧。
这部分人私下里已经有了新的想法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