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长江风云(二)(1/5)
1937 年 12 月 14 日下午 2 时许,倭寇第十三师团的两个旅团,共计 1.8 万余步兵,两个炮兵联队携 80 门炮(包括四一式山炮 20 门、九六式 150mm 重迫击炮 24 门、三八式野炮 36 门),以及 20 辆 95 式坦克在前线完成集结。倭寇海军的保津、势多、二见、安宅四艘驱逐舰在江面游弋,时刻准备进行炮火支援。倭寇航空大队第三大队此次更是准备了 13 架飞机前来协同作战。
下午 2 时 43 分,倭寇以 80 余门大炮、13 架飞机,持续不断地向着乌龙山一带发起狂轰滥炸。80 门火炮同时开火,炮声轰鸣,震耳欲聋,一时间地动山摇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。倭寇妄图凭借这凶猛的炮火打击,摧毁我军的要塞防御工事。倭寇的四艘驱逐舰装备着 50 倍径 127mm 炮,也同时向着我军阵地发起了炮火攻击。正面战场上,由 20 辆 95 式坦克掩护着 余名步兵,将该山团团包围,频频发起突击。
面对倭寇来势汹汹的炮击,我军阵地毫不畏惧,立刻予以强硬反击。我军在此区域布置的 240 毫米榴弹炮和 155 毫米榴弹炮多达 103 门。上百门重炮齐声怒吼,炮弹如流星般急速射向倭寇的炮兵阵地,一时间,上千发炮弹持续落入倭寇的炮兵阵地。倭寇的火炮和炮弹接连被击中,刹那间,爆炸声此起彼伏,响彻云霄。炮弹的冲击、火炮的爆炸、弹药的引燃,整个倭寇阵地仿佛一个巨大的火药桶突然被引爆,熊熊烈火冲天而起,狂暴的能量瞬间将四周的一切吞噬。火光中,倭寇的武器被炸得支离破碎,肢体横飞,鲜血四溅,原本整齐的阵地瞬间化作一片人间炼狱,惨不忍睹。
而就在倭寇的舰艇刚刚开始开炮之时,我军的两艘驱逐舰如利剑出鞘,从八卦洲处疾驰而出。它们毫不犹豫地对着敌人的舰艇发射出数十发鱼雷。倭寇的二见号驱逐舰躲避不及,瞬间被鱼雷击中,从船仓处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。烈火瞬间蹿起,熊熊燃烧,映红了半边天。倭寇的驱逐舰惊慌失措,立刻瞄准我军舰艇疯狂开炮和发射鱼雷。而我军隐藏在八卦洲处的几处重炮也不甘示弱,迅速开火,炮弹呼啸而出,一时间,爆炸声此起彼伏,连绵不绝,江面上硝烟弥漫,水花四溅,战况激烈至极!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