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这对CP没我得凉(2/5)
因为具备极强的韵律性,哪怕一开始没想起来词的内容,但只要看个开头,基本就能找回记忆顺着背下去。
宋词宋词,原本创作的初衷就是仅限于歌唱,并不是诗那样独立的文学体裁。
而演唱者又大多数是青楼歌女,所以最开始流行的词是以婉约为主,大多写的是儿女风情和离愁别绪。
所以很长的时间内,词这玩意都被当时的文人冠上了“格调低下”的帽子。
而天才词人柳永的横空出世, 又助推了这一风气。
虽说平民百姓喜欢这种靡靡之音,但确实是被那时的文人所唾弃。
但是宋词到了后面,却成为了和唐诗并称的文学瑰宝。
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翻天覆地的认知,主要是归功于她们手中这首词的作者,苏轼苏东坡。
苏轼一改宋词里要么莺莺燕燕、要么哀怨伤感的风格。
他另辟了蹊径,开豪放词风之先河,并写出了诸如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等一系列流传千古的绝世名篇。
而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又是苏轼所着词里的大成之作。
这首词一经面世,从之后再无咏月诗词就可以看出它的牛逼。
没有这个能耐的话,苏轼又怎么会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大文豪呢。
而且《水调歌头》既然是词牌,那它在当时自然是可以拿出来演唱的。
但还是那句话,古体词的唱法已经完全失传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