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、怕他搞事,又怕他没搞事(2/5)
两个讲官,站左边的杨廷和负责讲四书,站右边的石珤负责讲历史。
在他们两人身旁,分别是杨慎与张璧这两個展书官。
杨廷和先开始,杨慎会负责展开书案上的讲义,用铜尺压平,以方便杨廷和使用。
等杨廷和讲完,他和杨慎会退回原位,换石珤和张璧上前。
流程通报结束后,经筵正式开始。
从朱厚熜到这里,到其后的通传入内陛见皇帝,再到随后宣读经筵流程,全程都很安静,没有一人开口说话、发出什么不雅的声音。
漫长的经验过程里,谁要是没有提前清理好肠胃给经筵增添了一些气氛,那可就基本告别远大前程了。
经筵的严肃、神圣性一览无余。
“臣今日为陛下进讲的,是《中庸》二十七章的圣人之道。”
第一个讲官杨廷和上前开始了,杨慎早已为他翻开了讲义压平。
他讲的是“大哉圣人之道,洋洋乎,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,优优大哉,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,待其人而后行。”
从一句引申开,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近千字。
杨廷和一直用洪亮而标准的官话讲着,语速缓慢而庄重。
他也同时观察着皇帝的反应。
怀揣不安心情观察皇帝的,自然不止杨廷和一个。
现在的严嵩对于皇帝的心情很复杂。
之前在法统问题上那么咄咄逼人的皇帝,今天在经筵上完全是个敬礼好学的少年天子。
这些都还好,严嵩只是在内心里纠结咆哮:说好的日讲起居注官呢?我的日讲呢?
昨天之后,严嵩已经百分百确信:陛下能赢!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