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诗宗和黄鹤楼(4/5)
李贽挺直了腰板,傲然道:“对具体个人的狂,只是小狂而已;而对整个世道风气的狂,才是盖世大狂。
本人乃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大狂,而不屑于为小狂也!”
林泰来:“.”
卧槽!一不留神就被这老头装到了!
只能说李贽也不傻,他这样极端反传统观点和思想,如果没有强力人士庇护,早被打死了。
而且如果没有人进行物质上的支持援助,只怕早就饿死了。
看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装逼的林泰来有点不爽,有意拿捏说:
“我在京师翰苑时,与万历十一年的前辈朱国桢同在状元厅。
他说过,如今许多士人全不读《四书》本经,而以李氏《藏书》、《焚书》为奇货。
士风猖狂,实开于李卓吾!坏人心、伤风化,为天下之祸,未知所终也!
我要重新考虑一下,请你去讲学的后果。”
李贽叹道:“阁下真以为,随便一个人请我讲学,我就会答应么?
今日之所以答应,全因为九元真仙与我是真正的同道人。
可以说,当今天下之清醒客,唯九元与卓吾尔!余皆碌碌醉梦中不足论!”
林泰来无语,果然在当今能成为名士的人,嘴上功夫都是有几把刷子的。
李贽继续说:“阁下先年微末之时,就敢高举反复古派之大旗,由此可见反传统、蔑视权威之心性。
而后阁下虽然连中九元,其中包含了文人六元及第之至高成就!
按理说,阁下与那朱国桢一般,乃是理学经义的最大受益者。
但却从未见阁下在经义学术方面有任何建树,也未在经义学术的研习宣扬上做出表率。
反而只听说过,阁下有朝堂头号《金瓶梅》专家的名号,难道这还不说明问题?
说起来在下先前认为,《西厢记》、《水浒传》才是古今至文.
但听了阁下事迹后,忍不住去看了看《金瓶梅》,嘿嘿嘿,以后可以与西厢、水浒并列为三大好文了。”
林泰来哑口无言,只能说不要小看了真正的聪明人。
算了,不计较了!真没得选,当今天下只有这么一个人适合去横塘学院讲学。
“你真考虑好了?愿意离开湖北去苏州?”林泰来问道。
李贽答道:“方伯刘公纵然可以庇护在下一时,但刘公又不可能一直在这里任官。等到刘公去时,在下又何以在此容身?
而阁下乃苏州本土强豪,树大根深无可动摇,自然还是在苏州比较安稳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