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历史的罪人(2/5)
邓知县很敷衍的说:“待两三日后再回禀。”
郭县丞顿时明白,邓知县这是打算暂时坐视不理了。
那林泰来明日就要“誓师西征”,而你邓知县却想拖延到两三日后回禀府衙,明显就是“欲擒故纵”,让林泰来先作完死再说。
大明体制,衙门里正堂官拥有绝对权威,县丞这种佐贰官不可能与正堂知县抗衡。
所以郭县丞也不好说邓知县什么,只能劝道:“今日再不拦住林泰来,那就晚了。”
邓知县反问道:“你给我一个理由,我为什么要拦住林泰来?”
这时候的地方官叫父母官,是百姓的父母!难道两个儿子之间互相斗殴,还要追究父母的责任? 就算林泰来和木渎地方势力打到血流成河,也没他这个知县什么责任,又不是他这个知县直接引发的! 相反,这还是清除林泰来的机会,事后找理由拿林泰来治罪,岂不美滋滋?
所以站在邓知县的角度,为什么要阻拦林泰来倒行逆施的作死? 郭县丞当然也不是老好人,或者是想包庇林泰来,只是他对问题思考的更深。
然后他又问道:“难道县尊就没有想到另一种最坏的后果?
假如不拦住林泰来西征,又被他拿下了木渎镇,基本上就能垄断胥江上下游! 他现在已经掌控了第一、第五、第十一、第十三四个都,都是临近城区的精华地带,钱粮总计占据全县六七分之一!
假如他拿下木渎镇后,影响力又能辐射到木渎周边四五个都!
到了那时候,全县三分之一的钱粮征收将受到林泰来的影响!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