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章 农业问题(2/5)
万一哪土地因为过量施用化肥和过量耕作而种不出庄稼了,或者外国不卖粮了,国内的吃饭问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。
为什么会恶化农民为什么不种地了?很简单,累,没钱。
种地真没钱,因为人工、化肥、种子、农药、农机、燃油等等都要涨价,但是粮价不许涨。
成本单边上涨,销售额不变,那么利润自然就下来了。
粮价允不允许上涨呢?现在粮食确实很便宜,看起来涨个一倍也不是问题,但是这个想法缺乏综合考虑。
在任何国家,粮价是百价的基础,它会对其它所有的价格,有一个放大的效应,粮价翻一倍,各类人工价格可能要翻好几倍。
因为所有劳动力都是要吃饭,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,凝聚了无数饶劳动力。也就是,我们目前各类商品的价格中,包含无数饶口粮成本。
这个口粮成本上去了,每个生产、流通环节就要加价,最后由终端消费者统一买单。
这样大范围、大幅度的涨价会引起什么变化呢?主要是对目前的城市经济,会产生很大的冲击。
现在的城市经济以举债发展为主,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挖出老百姓手里的存款。
如果老百姓手里存款所剩无几,基本生活用品又大大上涨,在还债和吃饭之间做选择,人们还是会选择吃饭。
于是债务还不上,成为呆账,引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危机,这就是所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