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五德(1/5)
“老朽的五德始终之说,本来是为齐闵王、燕昭王准备的……”
马车上,毛发衰白的邹衍叹息着,与侄儿邹奭说起了当年的往事。
那是二十多年前,齐闵王十三年(公元前288年),秦王稷和齐闵王这对冤家突然放下嫌隙,相互交换相邦,相约共同称帝,秦王稷为西帝,而齐闵王为东帝!
春秋战国时僭越称王者层出不穷,但称帝,这是亘古未闻的事情。虽然齐闵王很快在苏秦劝说下放弃称帝,但食髓知味,再次称帝的念头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。
齐闵王雄心勃勃,想要完成他父亲齐宣王“朝秦楚,莅中国而抚四夷”的壮志。一脚踢开陈旧的周朝,做超越一般君王的东帝,相当于是改朝换代了,到时候肯定要做出许多制度改变。
为了迎合齐闵王,稷下学宫作为齐国官方顾问,也少不了为未来的帝制运动奔走。
那时候的稷下先生们各显其能,先是儒家假托周公之名,写了一本叫《周官》的书献给齐闵王,作为东帝朝廷的新官制参考。身为阴阳家的代表,邹衍也不甘示弱,便提出了五德始终论,为齐闵王称帝,取代周朝寻找理论依据……
然而好景不长,还不等这些理论付诸实践,齐闵王就因为倒行逆施,搞得稷下先生们众叛亲离,纷纷出走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