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3【留字】(2/5)
如果严格按照上海市教育局的规定,那么初高中学生需要准备三套制服。
比如高中男生需有灰色呢学生装一套(含帽子),价格为六元,以及灰色呢大衣和驼绒里子,价格为八元。另外还需要黄布学生装(含帽子)两套,价格为六元。
三套学生服的价格加起来足足20元,而上海普通工人的月薪才5元,草根底层出身的学生如何承担得起?
上海市教育局的着装新规定一出,立即引来社会各界的质疑。吴用九就在《进修半月刊》里提出:“统一校服,根本没有考虑城市一般平民和广大乡村实际。贫苦人家,兄衣弟穿,父衣子穿,大小相袭,补衲修改,非至毫无办法,绝不敢舍弃旧衣……如再令其出钱购买制服,是无异拒其子女之入学。”
常凯申倡导“新生活运动”本是件好事,能够极大的改善国民精神面貌。可中央的政令一旦到了地方,那就百分之百要变形,善政也要搞成害民之政。
上海市教育局为了拍老蒋的马屁,责令全市学生统一着装,结果却逼得好多贫困学生不能读书,原因居然是买不起校服。
这得多荒唐!
不但上海如此,全国都开始出现此种情况,各地教育局纷纷制定自己的校服标准,把那些买不起校服的学生给坑惨了。
“新生活运动”在教育界是这样,在其他领域也是这样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