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真心好话也要用玩笑夸张的忽悠表达(3/5)
直到第二天一早上班,才分头装着打电话约常老板谈这个事情。
因为过几天就要上直播,常月玲还是很忙的,虽然秭小伟从麦子的描述听起来效率很低的样子。
现在电话里也好大声的呵呵:“又要背着我搞事情哦?!”
秭小伟还是懂规矩:“你是不是对设计中心这栋楼买贵了还是有点介意,我把这个差价补给你,算是协助购买商务园区的酬劳,当然前提是你们那边帮这个忙不算太费劲,如果需要什么成本也可以让我了解下,太高就算了。”
光那栋楼差价就五六千万呢。
还是够诚意了吧。
常月玲看来稍微回避了麦子,压低点声音:“你认为我在乎的是这点差价吗,如果你觉得有必要,我们一起把这个商务园买下来也不是不行,这是你作为艾拉营销总监可以提出的发展要求,毕竟现在营销中心还没员工吧,我把麦子给伱当总助怎么样?”
秭小伟很想说她今儿早上还助了呢:“汽车产业园当然也是个不错的思路,不过买这个的主要目的还是把现金流消化成资产,未来完全可以一栋栋租过去给艾拉汽车各部分用嘛,其实我觉得这恰恰符合熵增定律的解决思路……”
教培老师嘛,最擅长的就是把自己熟悉的一些定律,反复给学生们讲。
重复收每一份的课程费用。
他把这套言论给戴安妮讲过,给麦子、老麦夫妇说过。
但还真是从商务园的错落有致、高低搭配,找到点用来解决大公司内部熵增状况的办法。
就是拆成互不相关的“特种小队”、“创业公司”,尽量不用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去影响这些需要用创意、业绩来考察的精干人员。
艾拉汽车到江州就是个反熵增的尝试,脱离长江汽车那个巨大的燃油车利益体,不至于被同化,被影响。
包括老常自己都是个会负面影响艾拉汽车的旧势力。
这个产业园也不要全都跟汽车相关,外包租用就行了云云。
反正目的就是尽量把商务园的楼兜租出去,自己以后能当收租公,那就圆满了。
结果隔着电话交流,忽悠得有点嗨。
秭小伟就忘了常月玲那看似听懂了,会嗯嗯嗯,哦哦哦,其实目光都茫然的差生状态。
最后听得稀里糊涂的常助理才认真的问清楚熵增俩字咋写。
再欢喜的决定:“我先给董事长汇报下,下午我们在商务园碰头,现场说说你这个特种部队思路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