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五章 永乐不可欺(1/5)
胡一元缓缓的道“在陛下出兵安南之前,贵国有个叫高贤宁的读书人,跟随我国黎族一位叫黎利的年轻人来到安南,这件事陛下可曾知晓?”
朱棣嗯了声,点头示意胡一元继续。
胡一元见朱棣面无表情,也揣摩不出他什么态度,但这并不妨碍胡一元在死前给大明留根刺,淡然道“罪臣没记错的话,当日陛下靖难攻打济南,屡攻不下,写了一封劝降书,没曾想到,城内有个读书人回了陛下一封《周工辅成王论》把您骂了个狗血淋头,这个读书人就是高贤宁。”
朱棣微恼。
鼻音“嗯?!”
你找死?
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胡一元却毫无畏惧,笑道“臣之将死,言之无忌,也是如此,陛下才能听见罪臣肺腑之言,身为君王者,又能听见多少肺腑言论?”
这是君王之间的共鸣。
朱棣忍不住笑了,这胡一元有点意思,难怪从以臣子身份,最重问鼎安南之王,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宗主国大明,胡一元必定是名垂青史的开国太祖。
可惜他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个王莽。
道“你继续说。”
胡一元道“高贤宁和黎利回到安南之后,我当时就感觉此时蹊跷,一个读书人,离开繁华大明跑到安南来做甚,于是着人密切监视黎族和高贤宁的动静,陛下可知黎族和高贤宁在安南做了什么?”
朱棣略有不解,“做了什么。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