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满唐华彩

第453章 祭婿文稿(2/5)

目录

隔着叛军,再加上兵败仓皇,潼关军中自然未得到洛阳消息,此事还得派信使从南阳绕道联络。李琮担心薛白不至,请颜真卿写了封亲笔信诉说长安的危急局势,请薛白尽快来援,这已是第三封往洛阳的求援信。

李琮没说话,他虽然没有想过要登基这件事,其实潜意识里却认为自己就该登基。颜真卿只是意识到了这点,并揭破了。

“登基?”李琮此时的反应是惊讶的。

“我还盼着颜公告知我啊。”

被架到这等地步,颜真卿再想拒绝就会把众人才提起的信心磨灭掉,只好默然不语。可待他捧过所谓的圣旨,展开一看,果然没有天子信印。

感受到李琮的目光,颜真卿道:“臣虽欲战死,王思礼让臣先回长安,以联络薛白勤王。敢问,殿下可知洛阳情形?”

李琮心想,连一军主帅都被贼兵擒了,对双方士气的影响该有多大啊,由此也可见当日败状之惨。他心态遂转为悲观,监国的兴奋情绪就消退了。

圣人不在长安,而颜真卿昨夜才回城,官员们一听,自然知这圣旨是假的。

李琮连忙补充道:“危急存亡之秋,颜公万不可推辞啊!”

边令诚道:“他不赞同殿下如今登基,认为最好是带回圣人……以圣人的名义行政。”

“他是误以为殿下是要登基了,故而他说殿下无权任官。”

“何意?”

“殿下恐无任官之权。”

“叛军占据潼关之后,没有立即西进,似乎遣兵去洛阳了。”

“确定?”

“小人到黄河北岸望阵,亲眼看到有大股叛军东向。”

李琮猜想那是去攻打洛阳了,不可避免地,他那紧绷的心弦顿时放松了许多。为了鼓舞长安人心,他很快召集百官宣布此事。

众人听闻,皆感庆幸。

唯杜有邻心里十分担忧,没忍住说道:“薛白的兵力最多只有万余,叛军十余万众,挟大胜之势攻洛阳,他如何能拦住?”

长安的安危太过重要,此前从未有人提过薛白的兵力,每次都强调“活捉安禄山”给人一种洛阳兵力充沛的错觉。也许在杜有邻心里不把薛白看得比长安城轻,才会在这场合,如此不合时宜地指出来。

“颜公以为呢?”李琮问道。

颜真卿又不能说“贼兵不趁势取长安,肯定是因为没想到圣人会逃跑,一旦得到消息必会杀来”。

他略作沉吟,道:“臣猜测,也许王师在洛阳打了胜仗,叛军受到威胁连忙回师。”

“薛白是颜公的学生、佳婿,必如颜公所言……”

出了大明宫,杜有邻与颜真卿同行。两人也不骑马,徒步往皇城走去。

“颜公如何能认为在此等局面下薛白还能打胜仗?”

杜有邻的语气中带着抱怨之意,像是在亲家面前回护自家子女。

他自认与颜真卿也算是亲家,当年收养薛白,他本就起意过要认薛白为义子,可惜被杜妗搅和了。再加上没有适龄女儿能嫁给薛白,这方面,他对颜真卿也是有些嫉妒的情绪在的。

把当前的崩坏局面细数了一遍,杜有邻激动地挥着手,道:“贼兵十余万众大股东向,我不求立功,唯盼着那孩子能早日平安归来。而颜公与他才是亲族,反倒只在乎他能否牵制叛军?于他安危毫不关心吗?”

“我岂能不关心?”颜真卿叹道:“眼下不是展露忧虑之时啊。”

这个道理杜有邻也明白,方才不过是关心则乱罢了,宣泄了情绪也就是了。

叹了口气,两人各自去忙。

杜有邻见到杜妗,不情不愿地说了叛军东向洛阳之事;颜真卿则忙到傍晚才还家,推门而入,韦芸正在写家书。

“不慌动。”

见韦芸要起身,颜真卿抬手止住她,道:“我回来拿些物件,夜里还在春明门城楼歇。”

韦芸是个明事理的妻子,对此没有不满,只是提醒道:“马上要年节了,莫忘了犒赏将士们。”

“你不提我还忘了,要过年了啊。不曾想,这场变乱竟拖到了天宝十三载。”

“欸,阿郎等等。”韦芸见颜真卿要走,连忙道:“等我写完这封家书,你让驿马带到扬州给三娘可好?”

“眼下驿力珍贵,前线消息尚不及递,岂可公驿私用?”

颜真卿没有等韦芸,径直出了家。韦芸又追出来,问他可有薛白的消息。

“放心吧,全城都寄望着他。”他本不太会安慰人,借用了李琮的话,道:“倚为长城。”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我只想熬死你们,别逼我打死你们 一人之下:让你炼气,你成仙了? 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 隐秘死角 国民法医 衣冠不南渡 重启神话 我家娘子,不对劲 我的模拟长生路 天人图谱